病证名。伤风后引起的抽搐。《小儿药证直诀》:“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多由患儿素禀胎元不足,外感风寒,邪扰经络而引起。治宜发散风寒,舒经活络。
出《食疗本草》。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射干、桑白皮、马兜铃、桔梗、薄荷、玄参、天花粉、贝母、枳壳、菊花、金银花各等分。水煎服。治痧似伤风咳嗽。若咳嗽甚,加童便饮。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见该条。
舌苔白厚而干燥的舌象。为脾胃热滞或邪在少阳之证(见《辨舌指南》)。
见汇刊经验方条。
见《黑龙江中药》。为大叶藜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鹅不食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马槟榔之别名,详该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阴地蕨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