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血证论

血证论

  • 血证论

    自序凡例卷一阴阳水火气血论男女异同论脏腑病机论脉证死生论用药宜忌论本书补救论卷二吐血呕血咯血唾血咳血鼻衄脑衄目衄耳衄齿衄舌衄大衄零腥吐脓卷三汗血血箭血痣血瘙疮血创血跌打血卷四便血便脓尿血经血崩带产血卷

  • 血证论

    书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之一。8卷。清·唐容川撰。刊于1884年。卷1为血证总论;卷2~6对血上干、血外渗、血下泄、血中瘀证及失血兼见诸证的170余种血证的辨证治疗作了较详细的探讨;卷7~8为方论,

猜你喜欢

  • 脚底板

    同足底。详该条。

  • 无柄紫堇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夏天无之别名,详该条。

  • 喉窝

    解剖学名称。位于舌腭弓之后,咽腭弓之外。《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

  • 冯信

    【介绍】:西汉时期医生。当过太仓长(一说太仓马长)。菑川王派遣他向淳于意学习,医术得到很大提高。

  • 瘀呃

    病证名。指瘀血阻滞所致的呃逆。《证治汇补·呃逆》:“瘀呃,心胸刺痛,水下即呃,脉芤沉涩。”《医林改错》卷上:“呃逆俗名打咯忒,因血府血瘀。”《张氏医通·呃逆》:“有饮热饮冷而呃,背微恶寒,目睛微黄,手

  • 小田基黄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地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 深师朱雀汤

    《外台秘要》卷八引深师方。甘遂、芫花各一分,大戟三分。为末,用大枣十二枚(擘),先煎枣,取二升,内上药三方寸匕,更煎取一升一合,分二次服,以吐下为知,不知重服。治久病癖饮,停痰不消,在胸膈上液液,时头

  • 儿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目飞血

    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又名白睛飞血,俗称铺红。《圣济总录》卷一百零五:“飞血者,谓赤脉散于白睛之上是也。由肝藏气虚,为风热所乘,致血飘溢,散络白睛,势若飞驰,故谓之飞血。治法宜镇肝气,平心火

  • 烧浆

    病证名。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