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蝈蝈

蝈蝈

《全国中草药汇编》:蝈蝈

药材名称蝈蝈

拼音Guō Guō

别名螽斯、聒聒儿、郊游子

来源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 Gampsocleis buergeri;G. inflata Ur.; G. gratiosa infuscata Ur.;G. sinensis Walker,以雄虫全体入药。捕捉后用白酒喷死,即时晒干或烘干备用。

生境分部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解毒,行水,止痛。主治中耳炎,水肿及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2~3个,瓦上焙焦,研面,吹耳内或黄酒冲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蝈蝈

药材名称蝈蝈

拼音Guō Guō

英文名katydisds

别名聒子、聒聒、山蝈蝈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螽斯科动物螽斯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mpsa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捕捉,捕后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螽斯,全体绿色。触角鞭状,长于体躯。复眼卵圆形。前翅近膜质,较弱,前缘向下倾斜,静止时左翅覆于右翅之上方。雄虫在左前翅的轭区有圆形的发音器,右前翅的基部有光滑的鼓膜。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部外侧。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荒地草丛及豆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河北、江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全体呈长圆形,灰绿色或黄褐色。头略呈圆形,复眼1对,卵圆形,触角1对,长鞭状,多脱落;前胸背板略呈细长圆柱形,中后胸被翅;胸足3对,多脱落,后足较大。气腥。

性味味辛;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通络止痛。主水肿尿少;腰膝肿痛;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2-3只。外用:适量,研末吹耳。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解毒、止痛、利水消肿等功能。主治中耳炎、水肿、腰腿痛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桤木皮

    药材名称桤木皮拼音Qī M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cremastogyne Burk.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30-

  • 老来青

    药材名称老来青别名黄寿丹、还少丹、披散黄细心来源紫茉莉科黄细心属植物黄细心Boerhaavia diffusa L.[B. repens L.],以根入药。秋冬采,洗净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

  • 海金沙根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根药材名称海金沙根拼音Hǎi Jīn Shā Gēn别名铁蜈蚣、铁丝草(《江西民间草药验方》),铁脚蜈蚣根(《江西草药》)。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根及根

  • 马雹儿

    药材名称马雹儿拼音Mǎ Báo ér英文名Indian Zehneria Herb, Herb of Indian Zehneria别名老鼠担冬瓜、野苦瓜、扣子草、玉钮子出处出自《救荒本草》来源药材基

  • 瓦楞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楞子药材名称瓦楞子拼音Wǎ Lénɡ Zǐ英文名CONCHA ARCAE别名蚶子壳、毛蛤、瓦垅来源本品为蚶科动物毛蚶Arca subcrenata Lischke 、泥

  • 红牛毛刺

    药材名称红牛毛刺别名腺毛莓、雀不站、红毛草来源蔷薇科红牛毛刺Rubus adenophorus Rolf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和血调气,止痛,

  • 山荔枝果

    《中药大辞典》:山荔枝果药材名称山荔枝果拼音Shān Lì Zhī Guǒ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的果实。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无毒。"②《贵州草

  • 蕲蛇

    药材名称蕲蛇英文名AGKISTRODON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

  •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药材名称喜树皮拼音Xǐ Shù Pí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功能主治治牛皮癣:喜树

  • 竹鸡

    《中药大辞典》:竹鸡药材名称竹鸡拼音Zhú Jī别名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