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

药方名称芍药甘草汤

别名戊己汤(《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芍药12克甘草12克

药理作用解痉、止痛、抗炎作用:安徽医学院《急腹症资料》1977:74,本方对病变异常兴奋状态有强力的抑制、镇静作用。其中芍药对疼痛中枢和脊髓性反射弓的兴奋有镇静作用,故能治疗中枢性或末梢性的筋系挛急,以及因挛急而引起的疼痛。芍药、甘草中的成分有镇静、镇痛、解热、抗炎、松弛平滑肌的作用,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着增强。

功能主治调和肝脾,缓急止痛。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备注本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麻黄解肌汤

    《元和纪用经》:麻黄解肌汤药方名称麻黄解肌汤处方麻黄(去根节,陈者佳)甘草升麻赤芍药石膏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伤寒头痛,项强急,恶寒发热,腰痛,四肢烦疼而无汗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

  • 柴芩清膈煎

    《重订通俗伤寒论》:柴芩清膈煎药方名称柴芩清膈煎处方川柴胡2.4克 生锦纹(酒浸)4.5克 生枳壳4,5克 焦山栀9克 青子芩4.5克 苏薄荷4.5克 苦桔梗3克 青连翘6克 生甘草1.8克 鲜淡竹叶

  • 桂附理中丸

    药方名称桂附理中丸处方肉桂30g 附片30g党参90g白术(炒)90g炮姜90g 炙甘草90g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而辛辣。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

  • 解郁和中汤

    《万病回春》卷三:解郁和中汤药方名称解郁和中汤处方陈皮(去白)3,6克 赤茯苓3克半夏2.4克青皮(去瓤,醋炒)1,5克香附末(童便炒)3克枳壳(麸炒)3克栀子3克黄连(姜汁炒)2.1克神曲(炒)2.

  • 麻附细辛汤

    药方名称麻附细辛汤处方麻黄2钱,附子3钱,细辛1钱5分,甘草5分,人参2钱,黄连1钱,芍药1钱5分。功能主治少阴伤寒,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沉。摘录《玉案》卷二

  • 丁香草果散

    药方名称丁香草果散处方丁香1钱半(拣新辣者),草果3个(面裹煨,面裂为度),麦门冬半两(去心,汤洗),人参2钱,茯苓2钱半,半夏2钱(姜制),甘草2钱(炙),淡竹叶数叶。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虚发热

  • 粉草膏

    药方名称粉草膏处方粉草4两(长流水浸,炭火炙干,再浸,再炙3次),当归4两。制法慢火熬至稠膏,去滓,再煎大稠为度。功能主治悬痈已成不能消。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热酒化下。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三

  • 柴胡桂枝鳖甲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鳖甲汤处方柴胡3钱,鳖甲3钱(醋炙),甘草2钱,桂枝3钱,半夏3钱,芍药3钱,茯苓3钱。功能主治胃胆上逆,痛在心胸。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温服。胃寒,加干姜、川椒、附子。摘录《四圣心源》卷

  • 人参豆蔻散

    药方名称人参豆蔻散处方人参肉豆蔻干姜厚朴甘草陈橘皮各30克川芎桂心诃子北茜香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妇人久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90毫升服。摘

  • 抵金膏

    药方名称抵金膏处方花蕊石(火煅过,研如粉)2两,生硫黄(细研)2两,黄丹(细研)2两,牡蛎(火煅过,研如粉)2两,蚌粉(细研)2两,自然铜1两(火煅,醋淬,研细。上6味同研匀,用清油32两,同入银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