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骨
骨名。即髌骨。详该条。
骨名。即髌骨。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见吴本立《痢证汇参》卷二。即燥热痢。详见该条。
见玉函经条。
即上七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及前后阴,再加心窍(舌)、津窍(廉泉、玉英穴)、汗窍(毛孔)、精窍(茎)等,合十三窍。
即阳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胜则阴病。”见阳盛条。
病证名。多因孕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湿邪困脾,脾不建运,或暴饮暴食,积食停胃致气滞不舒。若脾胃气虚,症见脘腹胀满,食少纳呆、便溏、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面色萎黄、口泛涎沫。治宜益气健脾。方用《医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指疔疮周围红肿不散漫者,称有护场,易治;反之,为不护场,难治。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和赵大中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病证名。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梦遗。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