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
见《四川中药志》。即茴香根,详该条。
【介绍】:见葛林条。
表邪入里化热,气分的热势已盛而卫分证仍未消除的病证。症见壮热、口渴、心烦、汗出,伴有恶寒、身痛,舌苔薄白微黄或黄白相兼。治宜清热解表,表里两解。
书名。又名《仁斋直指方论》、《仁斋直指方》。26卷。宋·杨士瀛撰于1264年。这是一部以介绍内科杂病证治为重点的临床综合性医书,作者据证释方,摘取诸家效方,参以家传经验,区别不同的病证,对证施方,在治
病名。《喉科指掌》卷三:“此症因肝胃二经火毒飞腾,所以帝丁(即悬雍垂)长硬,白衣裹满,咽物不下,右关之脉浮大,用六味汤加山栀、连翘、黄芩、黄柏、生石膏、滑石、葛根、木通、草河车;服玉枢丹……。”
病名。出《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手丫发。见该条。
见《山西中药志》。即莲子,详该条。
【介绍】:见裴頠条。
即炮制。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有《修治药法》。详炮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