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乱之气,泛指一些继发性病因。如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痰浊闭阻、食积停滞或暴痛等,它们出现在病变过程中,又起了新的作用,引致四肢厥冷、精神失常或突然昏仆等病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厥气上行,满脉去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萆薢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即痱疮。详该条。
见寿世编条。
指孔道。《灵枢·刺节真邪》:“刺邪以手坚按其两鼻窍而疾偃。”
病证名。为小儿夏季泄泻,转为慢惊风的证候。因小儿脾胃稚弱,感受暑风病邪,以致吐泻并作,重伤脾胃。故额热,肢冷,四肢抽搐,转为慢惊。治宜健脾祛暑。用四君子汤加黄连、香薷、扁豆之类。
病名。心虫即蛔虫。《普济本事方·诸虫飞尸鬼疰》:“心虫曰蛔。”即蛔虫病。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衢州(今浙江衢县)人。精通方脉,常施药助人。
病名。见《时疫白喉捷要》。即缠喉风。详该条。
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