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脾火

脾火

证候多同胃火。详胃热条。

猜你喜欢

  • 瓦参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土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 微黄苔

    苔色微黄而滑,是风邪化热,尚未伤津,仍可清热透表;微黄而干,是邪已入里,如大便秘结,热已伤津,法当清里,不宜发汗。

  •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

    见王旭高医书六种条。

  • 骨会

    八会之一。《难经·四十五难》:“骨会大杼。”大杼属膀胱经,膀胱与胃相表里,肾主骨;且该穴位于第一胸椎两旁,是肩部负重着力之处,而支撑重量则有赖于骨,故曰骨会。凡骨病皆可酌情取用。

  • 大力王

    见《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为飞廉之别名,详该条。

  • 本草汇纂

    药物学著作。3卷。清·屠道和撰于1863年。本书收载药物500余种,根据药性将药物分为平补、温补、补火、滋水、温肾、温涩等31类,又续增二品(类)。附录为日食菜物及脏腑主治药品。本书系参考多种本草文献

  • 施潢(huáng 黄)

    【介绍】:见吴邦宁条。

  • 臭法落海

    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年。即法罗海,详该条。

  • 三固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即三痼。详该条。

  • 痘麻烂角

    病证名。系因痘麻余毒未清,复受风邪而发(清·聂子因《眼科易简补编》)。症见眦角红赤糜烂,痒痛喜拭。治宜祛风清热解毒。用解毒消风散,血热重者加紫草、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