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野葛系钩吻的古籍别名。即钩吻中毒。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八。五疳之一。详五疳条。
治法之一。治疗肾阳虚水肿的方法。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易致水湿内停。如四肢浮肿、面色苍白、腰部痠冷、小便短少,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用济生肾气丸。
舌敛束缩短,舌面如荔枝干壳。为津液干涸至极,属危重之候(见清·杨云峰《临症验舌法》)。
关节名。见《伤科补要》卷二,即髋关节,详髀枢条。
经穴名。代号BL40。出《灵枢·本输》。别名郄中、血郄、中郄。属足太阳膀胱经。合(土)穴。位于膝关节后面,腘窝横纹之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膜肌肌腱的中间。布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
指酉时。《灵枢·营卫生会》:“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参十二时条。
【介绍】:明代医生。江西波阳县人。博览群书,精于脉理,善于记忆选方,治病效果较好。
五迟之一。小儿周岁以后,不能自己站立的病证。肝主筋,肾主骨,小儿肝肾不足,或哺养失宜,影响筋骨的发育,以致膝盖骨软弱,足胫无力,不能自立。治宜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鹿角胶、当归、白芍之类。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望江南子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