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张氏医通》卷八。多属热症。因孕后胎热有火所致。如气分有热者,症见旋螺突起,瞳人散大,治宜清火,泻气分之热,方用天门冬饮;血分有热者,症见瘀血凝翳,治宜清火,泻血分之热,方用保胎清火汤;心脾壅
见《河北药材》。为芫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红娘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霍乱论·病情篇》。多因脾胃素虚,中阳不振,寒湿内盛所致。发于秋后者较多。亦有因暑夏贪凉,过吞生冷而致者。证见腹痛吐泻,吐利清水,或如米泔水,不甚秽臭,口和不渴,四肢清凉等。临床表现有寒偏胜或
病名。《不居集》卷二十一:“直腹泄,饮食入口,少顷即出。”即直肠泻。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萝芙木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八。为小儿丹毒之一。系足少阳胆经风火所致。证见两胁虚肿红热。治宜内服加味小柴胡汤,外用青黛末调香油或鸡子清涂患处。
【生卒】:九世纪初叶【介绍】:唐代民间医生。常骑马巡行村落中,为人用药治病。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作循衣摸床。详循衣摸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