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胃关煎

胃关煎

药方名称胃关煎

处方熟地10~15克或30克山药(炒)6克 白扁豆(炒)6克 炙甘草3~6克 焦干姜3~9 克吴茱萸(制)1.5~2.1克白术(炒)3~9克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寒,泄泻,甚则久泻腹痛不止,冷痢。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280毫升,空腹时温服。

泻甚者,加肉豆蔻(面炒用)3~6克;气虚势甚者,加人参随宜用;阳虚下脱不固者,加制附子3~9克;腹痛甚者,加木香2~3克,或加厚朴2.4克;滞痛不通者,加当归6~9克;滑脱不禁者,加乌梅2个,或北五味子20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3~6克。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 立患丹

    药方名称立患丹处方艾叶2两,葱头1根(捣烂),生姜1两5钱(捣烂)。功能主治湿气两腿作痛。用法用量上用布共为1包,蘸极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摘录《回春》卷五

  • 参耆萝卜散

    药方名称参耆萝卜散处方人参、盐黄耆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红皮大萝卜1枚,切4片,用蜜2两,将萝卜逐片蘸炙令干,再炙,勿令焦,蜜尽为度。功能主治阴虚溺血。用法用量每用1斤,蘸药食之。仍以盐汤送下。以愈为

  • 黄风膏

    药方名称黄风膏处方雄黄1两,钉锈5钱,白梅肉5钱,消风散1两。制法上为细末,苦盐卤调匀,贮瓷罐内。功能主治疔疮,及头面热毒疮。用法用量用银针挑破毒顶,敷上此药,以绵纸盖定。其毒收敛不走,3日后即愈。夏

  • 托里解毒汤

    《万氏女科》卷二:托里解毒汤药方名称托里解毒汤处方川芎当归黄芩白芷连翘花粉 银花甘草节各3克青皮1.5克 皂刺7个功能主治治孕妇乳痈;亦用于各种痈疽初发。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万氏女科》卷二《寿世保元

  • 蓝青汤

    药方名称蓝青汤处方干蓝青2两,凝水石(碎)1两半,石膏(研)1两半,山栀子仁1两半,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镑)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赤芍药半

  • 槐耳丸

    《圣惠》卷七十二:槐耳丸药方名称槐耳丸处方槐耳2两(微炙),牛角(角思)2两(炙令黄),禹余粮2两(烧醋淬3遍),猪悬蹄甲10枚(炙黄焦),麝香1分(研),白蔹1两,黄耆(锉)1两,艾叶(微炒)1两,

  • 柴胡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散药方名称柴胡散处方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根.节)、柴胡(去苗),各半两。炮制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 剪血丸

    药方名称剪血丸处方木香1两。制法用湿纸裹,炮香为末,同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口服。注意切忌盐藏、白酒、鸡肉、鲊酱。摘录《普济方》卷三十七

  • 佐关煎

    药方名称佐关煎处方厚朴(炒)3克陈皮(炒)3克山药(炒)6克扁豆(炒)6克 炙甘草2.1克猪苓6克泽泻6克干姜(炒)3~6克肉桂3~6克功能主治治生冷伤脾,泻痢未久,肾气未损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

  • 油蜜煎

    药方名称油蜜煎处方香油蜂蜜童便各200毫升功能主治治难产,浆沥胞干,胎不得下。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入铜锅内,慢火煎三沸,掠去沫,调滑石末30克,或益母草末,搅匀顿服。外以油、蜜于母腹脐上下摩之。摘录《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