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儿推拿广意条。
证名。指真阳不足,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谷所致的呕吐。《症因脉治·呕吐论》:“胃寒呕吐之症,畏寒喜热,不思饮食,遇冷即呕,四肢清冷,二便清利,口不渴,唇不焦,食久不化,吐出不臭。”脉多沉迟。真阳不足者,宜
指六腑。《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少泽穴,见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虎口疔。见该条。
证名。见《疡科心得集》卷上:“……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
指伤寒禁汗之证。①太阳病,尺脉迟或微,属里虚者禁汗。②少阳病禁汗。③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禁汗。④里虚下利清谷不可攻表。⑤素体中虚里寒者禁汗。⑥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汗。⑦厥阴病热厥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而命名者。见《证治准绳·杂病》。即天廓。详该条。
见徐灵胎医学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