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肝虚寒

猜你喜欢

  • 前后

    前指小便,后指大便。《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微急为沉厥奔豚,足不收,不得前后。”

  • 膝疡

    病名。见《中国外科学大纲》卷下。即鹤膝风。详该条。

  • 枨后生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 疳蚀疮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承浆疮。详该条。

  • 虚火牙衄

    病证名。指齿衄之因于虚火者。《医门补要》卷上:“病后中虚,使脾不统血,无根之火,逼血上涌牙缝而出,脉虚弦,用六味汤加肉桂三分,引火下降。误与苦寒制火,反大涌出,不治。若胃经实火,口臭脉数有力,宜投犀角

  • 骨断

    病名。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与骨折同。详见该条。

  • 任娠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即妊娠。详该条。

  • 避年

    出《脉经》。亦名避经、周经。指月经周期一年来潮一次者,不属于病症。与经闭不同,但临床较为少见。

  • 惊后瞳斜

    病证名。为小儿惊风后,瞳人不正,斜于左右。属惊风后,肝经失养所致。治宜养血益肝,用人参、阿胶煎水温服(《仁斋直指方》)。

  • 岩角

    见《云南中草药》。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