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肉苁蓉散

肉苁蓉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肉苁蓉散

药方名称肉苁蓉散

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五味子22克韭子30克(微炒)熟干地黄30克蛇床子30克续断22克车前子22克当归22克天雄22克(炮裂,去皮、脐)桑螵蛸30克(微炒)天门冬45克(去心,焙)白石英30克(细研,水飞过)白龙骨22克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微黄)菟丝子30克(酒浸一宿,晒干,别捣为末)磁石30克(煅,醋淬七遍,捣碎,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小便余沥,或黄或白,茎中疼痛,囊下湿痒。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肉苁蓉散

药方名称肉苁蓉散

处方肉苁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石斛22.5克(去根,锉)枸杞子30克远志15克(去心)续断22.5克原蚕蛾22.5克(微炒)菟丝子60克(酒浸三日,晒干别研为末)天雄30克(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30克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羸损,阴痿,精气乏弱。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

猜你喜欢

  • 人参黄蓍散

    药方名称人参黄蓍散处方天门冬(去心)三十两,半夏(汤洗七次.姜汁制)、知母、桑白皮(炒)、赤芍药、黄蓍、紫菀、甘草,各十五两;白茯苓(去皮)、柴胡(去苗)、秦艽(去土)、生干地黄、地骨皮,各二十两;人

  • 混元胎丹

    药方名称混元胎丹处方首儿衣(二八月者不用,收时连带中元血。用长流水净洗,控干,入瓷瓶中,下无灰酒3大盏,脑子、麝香随力下之,多至1钱或半字,以纸封瓶口,下用文武火煅,候酒将尽取出,再入酒3盏,依前煅,

  • 鲍鱼羹

    药方名称鲍鱼羹处方鲍鱼肉(切细)半斤,麻子仁(别研)1两半,香豉(别研)半合,葱白(切碎)3茎。功能主治产后乳汁不下。用法用量先取鲍鱼肉,以水3升煮熟,后入麻仁、豉、葱白等煮作羹。任意食之。摘录《圣济

  • 黄皮散

    药方名称黄皮散处方黄皮、山栀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遍身火瘅及赤游。用法用量雪水调涂。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全婴方》

  • 黑鲫膏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黑鲫膏药方名称黑鲫膏处方鲫鱼1条制法将鲫鱼破腹勿损,纳白盐于腹中,以针缝之,于铜器中,火上煎之令干,作末。功能主治治附骨疽,肿热,未破、已破或脓出不愈者。用法用量敷疽疮中。无

  • 防风当归汤

    《杏苑》卷五:防风当归汤药方名称防风当归汤处方防风1钱5分,当归1钱5分,赤茯苓1钱,独活1钱,秦艽1钱,赤芍药1钱,黄芩1钱,杏仁、甘草5分,桂心4分,生姜5片。功能主治血痹,皮肤不仁。用法用量方中

  • 金丝接骨丹

    药方名称金丝接骨丹处方水蛭(炒去烟)3钱,自然铜(烧红,醋淬7次)3钱,当归(去节)3钱,无名异3钱,南乳香3钱,没药3钱,透罗绵(烧灰)3钱,血余(烧灰)3钱,苍术9钱(去皮),五灵脂9钱,草乌头9

  • 赤火金针

    药方名称赤火金针摘录《回春》卷五。为原书同卷“六圣散”之异名

  • 冰肌散

    药方名称冰肌散处方柴胡、前胡、黄芩、山栀、连翘、泽泻、黄连、黄柏、犀角、地骨皮、丹皮。功能主治痘疮。用法用量《简明医彀》本方用法: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注意热极者用,热轻者戒之。摘录《万氏家抄方》

  • 桂术二陈汤

    药方名称桂术二陈汤处方桂枝2.4克白术4.5克 广皮3克半夏4.5克茯苓9克枳实3克泽泻4.5克牛膝4.5克车前6克 姜3片功能主治治痰饮。水从胃出,下走肠间,漉漉有声,胸中微痞,头目作眩。用法用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