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老鼠疮

老鼠疮

瘰疬,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协热利

    病证名。指泄利挟有表热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鞭,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亦有指热泻者。参协热下利、夹热自利条。

  • 伤热咳嗽

    病证名。指因湿热行令,热伤肺气所致的咳嗽。《症因脉治》卷二:“伤热咳嗽之症,咽喉干痛,面赤潮热,夜卧不宁。吐痰黄浊,或带血腥臭,烦躁喘咳,每咳自汗。”脉洪数而滑。治宜家秘泻白散、柴胡饮子、栀连清肺饮、

  • 雷丸草

    出《外丹本草》。为天葵之别名,详该条。

  • 牙齿虫

    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牙齿虫,是虫食牙,又食于齿,亦令牙齿疼痛。皆牙齿根有孔,虫居其内,食牙齿尽,又度食余牙齿。”参见牙虫、齿虫条。

  • 气瘿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多情志抑郁或水土因素所致。症为颈部生肿物,边缘不清,皮色如常,按之柔软,随喜怒增大或缩小。治宜理气解郁,化痰软坚,健脾除湿。用四海舒郁丸,或海藻玉壶汤化裁。亦可选用碘

  • 治损法

    治疗内脏虚损的方法。须按各脏不同病理而施治。《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 湿郁

    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外感湿邪,郁而不散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雾露风雨坐卧,湿衣湿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卧,阴寒则发,脉沉涩而缓是湿郁。”治宜除湿解郁,用湿郁汤、渗

  • 目髎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丝竹空,见该条。

  • 葱豉荷米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鲜葱白一枚,豆豉二钱,薄荷四分,粳米三十粒。水煎服。治小儿伤寒初起,头痛身热,发冷无汗。

  • 潜阳填髓丸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熟地黄八两,石斛膏、线胶各四两,莲子、芡实各三两,麦门冬、茯神、五味子、沙苑子各二两,远志一两。为细末,金樱膏为丸。治肾脏精亏,相火易动难制,致梦遗精浊,烦劳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