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四川中药志》。为西番莲别名,详该条。
见《中级医刊》(5):57,1959.即芭蕉油,详该条。
病证名。指一月经来二、三次而言。多因气虚、血热所致。《叶氏女科证治》:“性躁多气伤肝,而动冲任之脉,宜服九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人参、柴胡、黄芩、黄连、甘草),兼服滋阴丸(知母、黄柏)。如误服辛热药物致经
①见《江西草药》。为石蒜之别名。②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薤白之别名。各详该条。
面色憔悴无华。为慢性病容,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
运气术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宫为土音,故上宫指太阴湿土司天。
针灸著作。又名《同人针灸》。2卷。清·肖福庵撰。刊于1831年。首为周身经穴及十四经经穴图解歌诀,其次为多种病症的针灸取穴。内容简要。
见《广东中医》4(1):40,1959。为茶子饼之别名,详该条。
丛书。又名《外科全书十种》、《高憩云外科全书》。清·高思敬撰。1917年刊行。本书名虽为十种,实只七种。即《外科医镜》12卷,《外科三字经》1卷,《外科问答》1卷,《逆证汇录》1卷(以上均外科著作);
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传染病》。为山稔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