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红马蹄草

红马蹄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马蹄草

药材名称红马蹄草

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接骨丹[四川]、闹鱼草[云南]、金钱薄荷[浙江]、大驳骨草[广东]

来源为伞形科石胡荽属植物红石胡荽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H. javanica Thunb. var. chinensis Dunn]的全草。四季可采,晒干备用。

性味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感冒,咳嗽,吐血,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新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红马蹄草

药材名称红马蹄草

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四川中药志》),铜钱草、一串钱、人马蹄草(四川)。

出处《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生,节上生不定根与不定芽,逐渐长成直立茎,高15~30厘米,质柔软,被疏生细毛。叶稀疏而互生;叶片近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先端钝,边缘具钝缺齿,基部呈心脏形,掌状叶脉较为明显,绿色,两面被紫色细毛;具柄,长1.5~9厘米,基部有托叶鞘。伞形花序,小球形,直径约6毫米,单生或数个聚生于小枝上端;总花梗长0.5~2厘米;小花绿白色;萼齿小;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枚;花柱2。双悬果,近圆形,两侧压扁。花期夏、秋。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的沟边、路边、林旁的阴湿矮草丛中。分布四川、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微苦,无毒。"

②《重庆草药》:"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

①《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

②《重庆草药》:"除寒解表。疮口发痒者,敷之去风热止痒。骨折脱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或泡酒。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复方①治跌打伤:红马蹄草、红酸浆草、扁竹根各等分。捣烂。以童便二份、酒一份,调合取升内履;药渣调如膏,包伤部。(《重庆草药》)

②治痰中带血成粒状者:红马蹄草、红羊石子根二两。酒半斤,煎沸,冷后服,每服一小杯。(《重庆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马蹄草

药材名称红马蹄草

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英文名Herb of Nepal Pennywort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塌菜、八角金钱、大叶止血草、水钱草、大雷公根、大地星宿、金钱薄荷、大叶止血莲、红石胡荽、大雷公藤、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45cm。茎匍匐,斜上分枝,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长4-27cm;托叶膜质,先端钝圆或有浅裂;叶片膜质,肾形,长2-5cm,宽3.5-6cm,边缘5-9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钝锯齿,基部心形,疏生短硬毛。伞形花序数个簇生于茎端叶腋,花序梗长0.5-2.5cm,有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小总苞片倒卵形;无萼齿;花瓣卵形;白色,有时有紫红色斑点;花柱幼时内郑,花后向外反曲。双悬果近圆形,长1-1.2mm,宽1.5-1.8mm,基部心形,两侧扁压,常有紫色斑点,成熟后常呈黄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显着。花、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000m的山坡、路旁、阴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成团,展开后长约15-30cm,茎纤细柔软而弯曲,有分枝,被疏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叶鞘,被毛;叶多皱缩,完整叶呈圆肾形,5-9掌状浅裂,裂片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有缺齿,具掌状叶脉,两面被紫色短硬毛。质脆。气微,味淡。

性味味苦;怀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感冒;咳嗽;痰中带血;痢疾;泄泻;痛经;月经不调;跌打伤肿;外伤出血;痈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注意《重庆草药》:“孕妇禁用。”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

2.《重庆草药》:除寒解表。疮口发痒者,敷之去风热止痒。骨折脱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翅子木

    药材名称翅子木拼音Chì Zǐ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翅子树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Will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原形态翅子树

  • 青藤子

    药材名称青藤子别名牛腿虱、鸡骨香、蟹鱼胆藤来源木犀科青藤子Jasminum nervosum Lour.,以茎、叶、花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湿热,拔脓生肌。痢疾

  • 小叶金花草

    药材名称小叶金花草拼音Xiǎo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石孔雀尾(《陆川本草》),仙鸡尾、金粉蕨(《广西中兽医药桩》),串鱼草、人头草,金花草(《云南中草药选》),小金花草、火汤蕨、

  • 树三角枫

    药材名称树三角枫拼音Shù Sān Jiǎo Fē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金沙槭的根皮及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paxii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根、枝叶,洗净,晒干

  • 苣荬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苣荬菜药材名称苣荬菜拼音Jù Mǎi Cài别名苦菜、败酱草[北方地区]、小蓟[黑龙江]、苦苣菜、取麻菜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苣荬菜Sonchus Brachyo

  • 地柏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柏叶药材名称地柏叶拼音Dì Bǎi Yè别名地柏枝、金花草、凤凰尾、避风草、奶子草、石灰草来源蕨类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华中铁角蕨Asplenium sarel

  • 水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水韩信草药材名称水韩信草拼音Shuǐ Hán Xìn Cǎo别名蓝花草、水远志(《南宁市药物志》),倒胆草,老蛇药(《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玄

  • 葛藟果实

    《中药大辞典》:葛藟果实药材名称葛藟果实拼音Gě Lěi Guǒ Shí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果实。夏、秋采集。性味性平,味甘。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热凉血,消食。复方①治咳嗽

  • 海狸香

    药材名称海狸香拼音Hǎi Lí Xiānɡ别名海狸鼠来源啮齿目海狸鼠科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 Molina,以下腹部分泌囊之分泌物入药。生境分部原产南美,黑龙江、贵州引种喂养

  • 金礞石

    《中国药典》:金礞石药材名称金礞石拼音Jīn Ménɡ Shí英文名LAPIS MICAE AUREUS别名礞石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