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女科知要》。即妊娠大小便不通。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乌药之处方名,详乌药条。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清·王子接撰于1732年。3卷。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分为条目(系将《伤寒论》中主要方剂予以分类)和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女科丸方、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
病名。①指水肿病。《素问·水热穴论》:“故水病下为胻(hēng衡,脚胫)肿大腹,上为喘呼。”《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凡水病之初,先两目上肿起如老蚕色,侠颈脉动,股里冷,胫中满,按之没指,腹内转侧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狗舌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浮萍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出《分类草药性》。为狗脊之别名,详狗脊条。
病证名。指小儿身患疳疾,潮热生疮,发歇无已的证候。治宜清热消疳,用猪肚黄连丸(《证治准绳》:猪肚,解黄连)。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枝仁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