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小儿寒厥,详小儿厥证、小儿寒厥条。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小贯众之别名,详该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紫堇之别名,详该条。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列当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系生于足三里穴处之痈疽。多由劳损伤筋,胃热壅结而成。初肿形如牛眼,拘急冷疼,其色青黑,渐增肿痛,一般五、七日破溃,出紫血,次出稀脓。宜内服加味三星汤,外用太极黑铅膏。余参见外
即长蛇灸。见该条。
藏于肾中的先天之精,为阴精之本,故又称“元阴”。《景岳全书·传忠录》:“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
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五。即小儿紧唇。详该条。
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因火性炎上之故。参肝火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