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秦艽丸

秦艽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秦艽防己、松脂(炼成者),各一两半。枳壳(麸炒)、蒺藜(炒.去角),各二两半。川芎苦参白术防风(去叉)、附子(炮裂.去皮脐)、蒴翟、干姜(炮),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诸风,瘙痒瘾疹,搔之愈甚。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温酒下,渐加至三十丸,旦晚食前各一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秦艽60克(去苗)黄耆60克(锉)漏芦45克乌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防风45克(去芦头)黄连45克(去须)苦参60克(锉)川大黄60克(锉碎,微炒)

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外侵,遍身生疥,干痒,搔之皮起。现用于脓窠疮,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狼疮,盘状性红斑狼疮。

用法用量每于食后,以温酒下30丸。

注意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五

明医指掌》卷九:秦艽丸

药方名称秦艽丸

处方川芎60克当归60克(酒洗)秦艽60克(酒洗)荆芥穗30克共研细末

制法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产后气血大虚,风邪人于头脑作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明医指掌》卷九

猜你喜欢

  • 乌发汤

    药方名称乌发汤处方熟地、怀山药、菟丝子、核桃仁各3 克,丹皮、泽泻、天麻各1.5克,枣皮2克。制法将羊骨、羊头打破。羊肉洗净,入沸水中氽去血水,同羊骨、羊头一起放入锅内(羊骨垫底)。将以上药物用纱布袋

  • 白螺散

    《种福堂方》卷四:白螺散药方名称白螺散处方白螺蛳不拘多少,片脑少许。功能主治痘抓破。用法用量香油调搽患处。摘录《种福堂方》卷四《本草纲目》卷四十六引《医方摘要》:白螺散药方名称白螺散别名生肌散处方(墙

  • 当归一物汤

    药方名称当归一物汤处方川当归4两(锉)。功能主治小便血;亦治小便涩。用法用量上以酒3升,煮取1升,空心顿服。摘录《医统》卷七十一

  • 产难如圣散

    药方名称产难如圣散处方紫苏叶、当归各等分。功能主治难产诸疾。用法用量每服3-5钱,长流水煎服。如无流水,以水顺搅动,煎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徐氏胎产方》

  • 驱风散

    《世医得效方》卷十六:驱风散药方名称驱风散处方防风(去芦)龙胆草各15克 铜青9克五倍子6克 淡竹叶1握(去根)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烂弦风赤,浮翳、胬肉攀睛,涩痒眵泪。用法用量每服1.5克,热汤6

  • 醇醨汤

    《外台》卷五引《深师方》:醇醨汤药方名称醇醨汤处方生姜3两,乌梅3-7枚(劈,一方14枚),甘草3两(炙),桂心2两,常山3两,蘘荷根3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疟。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1升曰醇,未发时

  • 洗痔枳壳汤

    药方名称洗痔枳壳汤处方枳壳60克 癞虾蟆草(一名荔枝草)60克功能主治缩痔消肿。治痔疮肿痛,肛门下坠。用法用量用水450毫升,将上二味煎数沸,先熏后洗。良久,留再热熏洗,甚者三次即消。摘录《外科正宗》

  • 导热汤

    药方名称导热汤处方当归3钱,白芍3钱,柴胡2钱,黄芩1钱,丹皮3钱,甘草1钱,天花粉1钱。功能主治引血归经,导火外泄。主春月伤风,热入血室,下血谵语,头汗出,似狂非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

  • 三子养亲汤加味

    药方名称三子养亲汤加味处方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生山药60克,元参30克。功能主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主痰涎壅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刘长天方

  • 既济解毒丹

    药方名称既济解毒丹处方净黄连5分,黄柏(去粗皮)2钱半,黄芩(净者)2钱半,大黄2钱半,肉桂(去粗皮)2钱,枳壳(锉片,麸炒,清油润透1宿,焙干)2钱,白茯苓(去粗皮)2钱,甘草(生用)7钱。制法上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