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蛇

石蛇

药材名称石蛇

拼音Shí Shé

别名蛇螺

来源药材基源:为蛇螺科动物覆瓦小蛇螺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rpulorbis imbricata(Dnuder)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于岩石上剥取,晒干。

原形态覆瓦小蛇螺,贝壳呈管状,壳口圆形或卵圆形,径约10mm。幼虫于发生期,具螺旋形贝壳,自壳顶部通常以水平方位逐步向外盘卷,状如蛇卧,全壳大部分固着在岩石上或其他物体上,仅壳口部稍游离。壳面粗糙,具数条较粗的螺肋;粗肋间密布3-5条细肋,这些肋上都有不明显的覆瓦状鳞片。生长纹粗糙。壳表面灰黄色或褐色。壳内面褐色,有珍珠样光泽。卵产出后附于管壁上。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死体犹如化石。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为浙江山以南沿海的习见种类。

性味味咸;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主痈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醋磨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马蹄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蕨药材名称马蹄蕨拼音Mǎ Tí Jué别名马蹄树、观音座莲、地莲花来源蕨类莲座蕨科莲座蕨属植物福建莲座蕨Angiopteris fokiensis Hier

  • 鸽粪

    药材名称鸽粪拼音Gē Fèn别名家鸽粪、鸽屎来源鸽形目鸠鸽科家鸽Columba domestica Gmelin;原鸽Columba livia,以粪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肿,杀

  • 红背酸藤

    《中药大辞典》:红背酸藤药材名称红背酸藤拼音Hónɡ Bèi Suān Ténɡ别名头林沁(《广州植物志》),酸藤木(《陆川本草》),黑风藤、风莓、酸藤(《广西中药志》)

  • 丝茅七

    药材名称丝茅七拼音Sī Máo Qī别名鸦葱、茅草细辛、毛草七、倒扎草根、倒扎花、条参、水防风、仙茅参、猪尾巴、羊奶子、水风、独脚茅草、黄花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茎鸦葱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西瓜

    《中药大辞典》:西瓜药材名称西瓜拼音Xī Guā别名寒瓜(陶弘景),天生白虎汤(汪颖《食物本草》)。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果瓤。夏季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蔓性草本。茎细弱,匍匐,略具5棱,

  • 石栗

    药材名称石栗拼音Shí Lì别名黑桐油树来源大戟科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性味微苦,寒。有小毒。功能主

  • 苦荬菜

    《中药大辞典》:苦荬菜药材名称苦荬菜拼音Kǔ Mǎi Cài别名盘儿草(《陕西中草药》)。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苦荬菜的全草。春季采收,阴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

  • 垂穗荛花

    药材名称垂穗荛花拼音Chuí Suì Ráo Huā别名金腰带、了哥王、鸡断肠、雀儿麻、山棉皮、野发麻、野棉花、雀子麻、地棉麻。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细轴荛花的花、根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

  • 螳螂跌打

    《中药大辞典》:螳螂跌打药材名称螳螂跌打拼音Tánɡ Lánɡ Diē Dǎ别名硬骨散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的茎、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绿附生藤

  • 阴地蕨

    《中药大辞典》:阴地蕨药材名称阴地蕨拼音Yīn Dì Jué别名一朵云(《天宝本草》),花蕨(《植物学大辞典》),独立金鸡(《贵州民间方药集》),独脚蒿、冬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