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石花菜

石花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花菜

药材名称石花菜

拼音Shí Huā Cài

别名琼胶、洋菜

来源藻类红藻门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 (Lamx.)Lamx.,以叶状体入药。

功能主治驱蛔,缓泻。并可用于上焦风热。

备注(1)为琼脂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细菌培养基。

(2)石花菜是制造琼胶的原料。琼胶是多糖体的聚合物,有抗病毒的性质。琼胶经磺酸化后的磺酸化多糖体可抑制脑炎病毒。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石花菜

药材名称石花菜

拼音Shí Huā Cài

别名石华(郭璞《江赋》),海菜琼枝、草珊瑚(《南越笔记》)。

出处《日用本草》

来源为红翎菜种植物琼枝藻体

原形态琼枝,又名:胶麒麟莱。

藻体平卧,表面多紫红色或黄绿色,在夏季,藻体的背面往往为黄色,腹面则为红色。软骨质,不规则的又状分枝。枝扁平,宽3~5毫米,厚1~2毫米。有时藻体的一面常有圆锥形突起,两缘密生羽状小枝,枝的顶端常具有圆盘状的固着器,在藻体的腹面较多,用以附着于碎珊瑚或其它基质上。枝与枝间常互相附着,形成团块状。内部结构:最外有3~4层具有色素、个体较小的皮层细胞,向内为髓部的薄壁细胞,髓部中央有密集的丝。囊果球状突出于藻体的表面。四分孢子囊层形分裂,位于皮层。囊果6~8月成熟。

生于大干潮线附近及以下1~2米处的碎珊瑚上,少数生于低潮带阴暗的石缝中。

生境分部分布广东海南岛沿岸。

药理作用对患高脂血症的大鼠有降低血清胆甾醇的作用。

性味甘咸,寒。

《纲目》:"甘咸,大寒,滑,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阳明经。"

功能主治①《日用本草》:"去上焦浮热。"

②《随息居饮食谱》:"久食愈痔。"

③《本草便读》:"清肺部热痰,导肠中湿热,阴虚湿热,痔Ⅱ等证,皆可用之。"

注意脾肾虚寒者慎服。

①《日用本筚》:"发下焦之虚寒。"

②姚可成《食物本草》:"孕妇不宜多食。"

③《本经逢原》:"脾气不充者勿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石花菜

药材名称石花菜

拼音Shí Huā Cài

英文名edible seaweed,agar-agar

别名琼枝、牛毛石花石花草、冻菜、红丝、雪花菜、牛毛菜、洋菜、凤尾、石华、海菜、草珊瑚

出处出自1.《日用本草》。

2.《纲目》:石花菜,生南海沙石间。高二、三寸,状如珊瑚,有红、白二色,枝上有细齿,以沸汤泡去砂屑沃以姜醋,食之甚脆。其根埋沙中,可再生枝也。一种稍粗而似鸡爪者,谓之鸡脚菜,味更佳。二物久浸,皆化成胶冻也。郭璞《江赋》所谓水物则玉珧海月,土肉石华,即此物也。

3.《南越笔记》:石花,产琼之会同。岁三月,入海采取。海有研石,广数里,横亘海底,海菜,其莓苔也。白者为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花菜科植物石花菜、细毛石花菜、大石花菜等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lidium amansii Lamx.;Gelidium crinale(Turn.)Lamx.;Gelidium pacificum Okam.

原形态1.石花菜 藻体红带紫色,软骨质,丛生,高10-20(-30)cm,主枝亚圆柱形、侧扁,羽状分枝4-5次,互生或对生,分枝稍弯曲,也有平直,无规律,各分枝末端急尖,宽约0.5-2mm。髓部为无色丝状细胞组成,皮层细胞产生许多根状丝,细胞内充满胶质。藻体成熟时在末枝上生有多数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精子囊和囊果均在末枝上生成,囊果两面突出,果孢子囊为棍棒状。藻体固着器假根状。

2.细毛石花菜 藻体暗紫色,软骨质;丛生,高2-4(-6)cm,初生枝匍匐卧生,自上长出次生枝,直立,圆柱状,线形,不规则羽状分枝,互生或对生,有时在同一节上生出2-3个以上的小分枝,枝端尖锐。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生在枝端膨大处。固着器盘状。

3.大石花菜 藻体红带紫色,软骨质,大而粗壮,高10-20cm,也可达30cm,羽状分枝3-4次,互生或对生,分枝线形,两侧略扁,较长而略向左右弯曲伸展,其上密生羽状小枝。髓部丝状体稀疏,下皮层丝状体密集。四分孢子囊生于小枝或小羽枝上,形成略膨起的圆形囊群,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方,单条或分枝,中间膨起。固着器假根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低潮带的石沼中或水深6-10m的海底岩石上。

2.生于中潮带盖有沙的岩石上。

3.生于低潮带石上或外海岛屿干潮线以下数米深的岩礁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沿海;黄海、渤海较多,东海较少。

2.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3.分布于浙江、福建等沿海。

栽培石花菜属温暖性海藻类,适宜在8~28℃温度条件下生长,其成熟期在夏季经历20-27-20℃范围的温度变化。生长缓慢,1年长10~15cm。目前采用筏式养殖方法。选择附着生物少、生长点完整、棵大、枝粗壮、色泽鲜艳的天然石花菜为苗种,把每株苗种分劈为2~4棵小枝,夹于聚氯乙烯苗绳上,每隔2.5cm夹一枝,然后将苗绳绑于筏架上,在海水中养殖。1年可养二茬,春茬养殖期为4月下旬至7月初,共70d,秋茬9月底至12月初,共60d可收获,春茬产量高于秋茬,每1hm\2产量可达6000kg干菜。

性状性状鉴别(1)石花菜 藻体紫色,丛生,长8-15cm,软骨质。基部有固着器。主枝与分枝扁平,分枝4-5次,呈羽状,枝端有时可见略膨大的囊果。气微腥,味微咸。

(2)细毛石花菜 藻体较小,长1.5-3cm。小枝稀疏,细丝状。

(3)大石花菜 藻体长12-18cm。主枝与分枝密生1-2次复羽状小枝。

化学成分1.石花菜 含琼脂糖(agarose),琼脂胶(agaropectin),牛磺酸(taurine),N,N-二甲基牛磺酸(N,N-dimethyl taurine),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 cholesterol,chalinasterol),胆碱(choline),维生素(vitamin)B2,及抗病毒多糖(antiviral polysaccharide)。

药理作用对患高脂血症的大鼠有降低血清胆甾醇的作用,参见“海藻”条。

鉴别1.浸于碘液中片刻,变紫红色。

2.与10%氢氧化钠试液共热,变成黄色。

3.加稀盐酸共煮,使水解后,加氢氧化钠试液及费林试剂,显还原糖反应(由于生成产乳糖);如加氯化钡试液,则生成白色沉淀。(示水解后生成SO2-4)

性味甘;咸;寒;滑;无毒

归经肝;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散结;缓下;驱蛔。主肠炎腹泻;肾盂肾炎;瘿瘤;肿瘤;痔疮出血;慢性便秘;蛔早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注意脾肾虚寒者慎服。孕妇也不宜多食。

各家论述1.《日用本草》:去上焦浮热。发下焦之虚寒。

2.《随息居饮食谱》:久食愈痔。

3.《本草便读》:清肺部热痰,导肠中湿热,阴虚湿热,痔血等证,皆可用之。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白杜鹃

    药材名称大白杜鹃拼音Dà Bái Dù Juān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ndodendron decorum Franch.R.franchetianu

  • 贯众

    《中药大辞典》:贯众药材名称贯众拼音Guàn Zhònɡ别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

  • 五加叶

    《中药大辞典》:五加叶药材名称五加叶拼音Wǔ Jiā Yè别名五加蕻(《植物名实图考》)。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五加、无梗五加或刺五加等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五加皮&

  • 鸡肠狼毒

    《中药大辞典》:鸡肠狼毒药材名称鸡肠狼毒拼音Jī Chánɡ Lánɡ Dú别名顺水龙(《滇南木草》),顺水狼毒(《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 跳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跳皮树药材名称跳皮树拼音Tiào Pí Shù来源木犀科锈毛白枪杆Fraxinus ferruginea Lingelsh.,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

  • 海星

    药材名称海星拼音Hǎi Xīnɡ英文名Starfish别名五角星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海星科动物镶边海星及他种海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raspidaster hes

  • 冬里麻根

    药材名称冬里麻根拼音Dōnɡ Lǐ Má Gēn别名水麻柳根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bregeasia orientalis C.J.Chen[D.eduli

  • 安龙香科科

    药材名称安龙香科科拼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别名里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

  • 黄锁梅

    药材名称黄锁梅拼音Huánɡ Suǒ Méi别名钻地风、黄藨、大红黄泡叶、栽秧泡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栽秧泡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 obcordat

  • 稗根苗

    《中药大辞典》:稗根苗药材名称稗根苗拼音Bài Gē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稗的根和苗叶。原形态稗(《左传》)。一年生草本,高50~130厘米。秆直立或广展。叶片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