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饼子

白饼子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白饼子

药方名称白饼子

别名玉饼子

处方滑石末1钱,轻粉5分,半夏末1钱,南星末1钱,巴豆24个(去皮膜,用水1升,煮干研细)。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粉,次入轻粉,又研匀,却入余者药末,如法令匀,糯米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痰食积滞内阻,致发惊搐,癫痫,或腹有癖积及夹食伤寒,身体温,多唾多睡,或吐不思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小儿腹中有癖,但饮乳者,及漱而吐痰涎乳食;小儿夹食伤寒,发热呕吐,嗳气,肚疼者。

用法用量量小儿虚实用药,3岁以下,每服3-5丸,空心紫苏汤送下。若3-5岁儿,壮实者不以此为限,加至20丸,以利为度。

注意忌热物。

各家论述《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此方为温下之剂。钱氏每见积滞而体壮者,概用白饼子下之。下必有积,壮热也因积,故方用星、夏之辛温以化痰积;用轻粉之辛冷以杀虫积;用滑石之甘寒以降热积;用巴豆以平诸般之积,使痰癖血瘕,气痞食积等物一鼓荡平,不留余孽。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活幼口议》卷十八:白饼子

药方名称白饼子

处方白矾(枯白净),腻粉1钱,白面半两,胡粉(炒)1钱。

制法上药和匀,水搜作饼,如钱大。

功能主治小儿秋痢,号曰毒痢,纯下白,腹肚痛。

用法用量方中白矾用量原缺。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八

普济方》卷三九四:白饼子

药方名称白饼子

处方滑石1钱,黄鹰条1钱,半夏1枚(炮制),蛤粉半钱。

制法上为细末,薄面糊为丸,如豆蔻大,捻为饼子。

功能主治小儿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3饼,丁香汤下。新生儿,汤内研灌半饼。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猜你喜欢

  • 紫阳丹

    药方名称紫阳丹处方水银银朱生铅百草霜轻粉杭粉雄黄各等分麝香少许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提脓拔毒。治痈疽。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搽患处,用膏药贴之。若治下疳,加儿茶。摘录《疡医大全》卷七

  • 山药桂圆炖甲鱼

    药方名称山药桂圆炖甲鱼处方山药片30克 桂圆肉20克 甲鱼1只(约重500克)制法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片、桂圆肉清炖,至炖熟。功能主治滋阴潜阳,散结消,补阴虚,清血热。适

  • 人参定喘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定喘汤药方名称人参定喘汤处方人参(切片)、麻黄(去节)、甘草(炙)、阿胶(炒)、半夏僸。各一两;桑白皮、五味子,各一两半;罂粟壳(蜜刷炙)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入

  • 红绵龙骨散

    药方名称红绵龙骨散处方枯矾5分,龙骨5分,麝香5分,红绵灰3分(如无红绵,即用干胭脂灰)。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耳溃。用法用量先用绵球搅去脓秽,以药吹之。摘录《幼科金针》卷下

  • 覆盆子散

    药方名称覆盆子散处方覆盆子2两,五味子3分,黄耆1两(锉),石斛1两半(去根,锉),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车前子3分,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钟乳粉2两,天门冬1

  • 玉竹粥

    药方名称玉竹粥处方玉竹15~20克(鲜品用30~6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制法先将新鲜肥玉竹洗净,去掉根须,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干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一二

  • 芎皮散

    药方名称芎皮散处方川芎60克青皮3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偷针眼破后,邪风内入,头面浮肿,目赤涩痛者。用法用量每服6克,煎细茶、菊花汤调服。外以枯矾末、鸡子清调敷;肿者用南星末同生地黄捣膏贴太阳穴

  • 薏苡仁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汤药方名称薏苡仁汤处方薏苡仁(一两)当归(一两) 芍药(一两)麻黄(一两) 官桂(一两)甘草(炙.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挫炒.一两)功能主治治中风手足流

  • 归芍六君子汤

    药方名称归芍六君子汤处方归身白芍药各6克人参白术茯苓各4.5克陈皮半夏各3克 炙甘草1.5克功能主治补气血。主脾胃不健,气血两亏所致之咳嗽痰多,纳少,神疲,膨胀腹满,呕吐,下血,妊娠痢疾及妇人经水不调

  • 解热饮

    药方名称解热饮处方黄丹(飞)2钱,软石膏末2钱。功能主治小儿痘后,双目开而后闭。用法用量入酒杯内,加凉水,羊毛笔蘸药水,涂上下眼皮,1日数次。注意勿令药水入眼内。摘录《眼科阐微》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