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即仓公当归汤,见该条。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杨梅,只痒不痛,乾燥无脓,此梅毒将发之候也。”宜先服如圣散,再服托里解毒汤。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蛇咬伤。可分无毒蛇咬伤和有毒蛇咬伤。前者危害不大,按一般外伤处理即可。后者伤后,局部逐渐红肿、疼痛,久则更剧,以至伤处起水泡,甚则发黑形成溃疡,出现头晕、头痛、出汗、胸闷、四肢
《证治准绳·女科》卷五方。人参、白术、当归、草豆蔻、干姜各一两,制厚朴一两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煎服。治产后霍乱,吐泻不止。
病证名。指因情志刺激过度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杂病》:“七情泻腹常虚痞,欲去不去,去不通泰。”《景岳全书·泄泻》:“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
病证名。指气虚阴盛所致的痹症。《医学入门·痹风》:“气虚痹者,关节不充,一身如从水中出,阳虚阴盛也。四君子汤加肉桂、生附,或川附丸。”麻木重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加减。
【介绍】:见吕留良条。
证名。指筋脉弛缓,不能随意运动。多因肝肾虚亏,或肝藏受风,或血热所致。《难经·十二难》:“肾肝内绝,绝则骨痿筋缓。”《证治要诀·诸中门》:“盖肝主筋属木,风易入之,各从其类,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杂病
即埋植疗法。见该条。
病证名。由心肺气虚,喉管翻出所致。口内吐出红虫一条,扯之不出,触之痛彻心肺。治法宜用人参浓煎服,大补其元气。上述症候颇类今之剥脱性食管炎。而当时因受条件所限,可能误认食管为喉管,故称翻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