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部位。见《医学入门》。指鼻中隔。
见《汉书·颜师古注》。即芋头,详该条。
挽救亡阳的治法。同回阳救逆。详该条。
即聚毛。《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见聚毛条。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牛马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参见梅彪条。
丛书名。又名《陈修园医书十六种》,或名《公余十六种》。清·陈念祖撰。刊于1865年。包括《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金匮方歌括》、《伤寒论浅注》、《长沙方歌括》、《医学实在易》、《医学从众录
见《传信适用方》。为草果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指婴幼儿囟门未合,感受风寒而引起的鼻塞。治以葱白捣碎取汁,涂于囟门;或用艾茸炒热,布包敷于囟门,气通即愈。参见鼻风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