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痧疹

痧疹

病名。为喉痧的别称。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细叶沙参

    见《质问本草》。为蓝花参之别名,详该条。

  • 阴毒喉风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指感受阴寒毒邪所发。《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阴症。脉微细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肾伤寒。切不可用寒凉之药。宜半夏桂枝汤(半夏、桂枝、甘草

  • 少腹

    体表部位。①指腹的下部,位于脐与骨盆之间。又称小腹。《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疝,妇人少腹肿。”②指脐下腹部两旁(见《伤寒直格》卷上)。

  • 冷毒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经》。指小儿疳痢伴有腹胀,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脓血的症候。治宜温中止痢之剂。

  • 王杏林

    【介绍】:见王文谟条。

  • 脉数急

    即弦数脉。太阳表证,脉弦数,有躁烦、恶心症状者,为病向里传之候。《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 血闭

    出《神农本草经》禹余粮条。即经闭。详该条。

  • 视物易形

    证名。见吴克潜《病源辞典》。指眼外观正常,而视物则改变其正常形态,如视长为短,视直如曲,视物变大,视大为小等。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

  • 阴竭阳脱

    属阴的生命物质基础的枯竭,则属阳的生命活力随之而消失。如亡血可致气脱。参见脱证条。

  • 经血暴下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血崩。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