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点药

点药

外科正宗》卷三:点药

药方名称点药

处方杏仁49粒(去皮尖),雄黄1钱,轻粉2钱。

制法先将杏仁捣细,加雄黄轻粉细末,再研匀。

功能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猪胆调点。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准绳·疡医》卷五:点药

药方名称点药

处方轻粉5分,杏仁7粒(去皮),冰片3厘。

制法上药同捣极烂。

功能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洗净点上。

摘录《准绳·疡医》卷五

简明医彀》卷八:点药

药方名称点药

处方银朱轻粉杏仁雄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猪胆调搽;或掺膏药上贴。加冰片尤妙。

摘录简明医彀》卷八

《霉疮秘录》卷下:点药

药方名称点药

处方杏仁20个(针刺火上烧透存性),胆矾4分,轻粉1钱。

制法上药共研如膏。

功能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熏洗方:番打麻、雷丸各五钱,朴消地骨皮各一两,黄芩一两半,用河水五碗煎药味出,先熏后洗。

摘录《霉疮秘录》卷下

猜你喜欢

  • 降真丹

    药方名称降真丹处方石膏1两半,乌头半两,白附子1两,白僵蚕1两,天南星1两,藿香1两,辰砂1两,芎1分,甘草1分,白芷半两,细辛1分,麝香半两(别研)。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于风阴处晾干

  • 胶艾散

    药方名称胶艾散处方艾叶1升,阿胶如手掌大,竹茹1升,干姜2两(1方无竹茹,加干姜成7两)。功能主治上焦热,膈伤,吐血、衄血或下血连日不止。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马通汁半升,

  • 参角丸

    药方名称参角丸处方苦参2斤,肥皂角2斤(去皮并子,捶碎,以水1斗浸,揉取浓汁,滤去滓,熬成膏)。制法上将苦参杵为细末,以皂角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风皮肤瘙痒,生瘾疹或疥癣等。用法用量每服20丸

  • 伏龙肝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伏龙肝散药方名称伏龙肝散处方伏龙肝(即灶心土也)、赤石脂,各一两;熟干地黄(酒浸一宿)、艾叶(微炒),各二两;甘草(炙)、肉桂(去粗皮),各半两;当归(去苗.炒)、

  • 二合丸

    药方名称二合丸处方苦参(酒浸,炒,净末)8两,白蒺藜(去刺,酒泡,炒黄,净末)4两,黑丑(炒,取头末)2两。制法上药共1处和匀。外用皂角1斤,去皮弦,用河水浸揉,取浓汁,砂锅内煎成膏,和药为丸,或少加

  • 红内消散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红内消散药方名称红内消散处方红内消。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龟背。用法用量用龟尿调,点背上骨节,久久自安。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

  • 顺肝丸

    药方名称顺肝丸处方黄连黄芩当归蕤仁制法上共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治肝火上炎,目赤而不痛。摘录《银海精微》卷下

  • 复方黄连散

    药方名称复方黄连散处方黄连31克青黛6克 马牙消1.5克冰片1.5克制法共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鹅口疮。用法用量掺患处。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化毒海上方

    药方名称化毒海上方处方鲜苦参4两,人参3两。功能主治妇人五劳七伤,血滞成瘕,满腹行走,古怪异物。用法用量用鸡蛋7个,将二参煎汁煮蛋,以3炷香为度;先用黑芝麻1撮,炒熟先吃,随食鸡蛋,尽量原汁咽下。于是

  • 大朴散

    药方名称大朴散处方大黄、朴消各等分。功能主治鼻如榴者。用法用量上为末。酒调敷之。注意戒酒。各家论述鼻赤者,热也;所以赤者,血也。大黄之寒能泻热,朴消之咸能败血。摘录《医方考》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