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沙图穆苏条。
又名镇潜。镇静安神药和潜阳药合用,治疗因心神浮越表现惊悸失眠或肝阳上亢所致头痛眩晕的方法。镇潜药多为金石、介类质重下坠之品,如磁石、朱砂、生铁落、龙骨、牡蛎、真珠母等。
运气术语。五运分主一年的春、夏、长夏、秋、冬五季。它随五季气候变化而传递有次,一般的规律是从木而火,而土,而金,而水,循五行相生之序,始于木而终于水,每运约各主七十三日另五刻。从每年的大寒节起算。
针刺八邪穴出血的方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
十三鬼穴之一。出《针灸大成》。即曲池。参鬼臣条。
儿科著作。又名《慈幼筏》。12卷,卷首1卷。明·程云鹏撰。刊于1704年。卷首论保产;卷1论小儿禀赋、脏能、脉候及胎症等;卷2小儿杂证;卷3~6小儿痘疮的辨证及治疗方剂;卷7麻疹、丹毒、惊癎、发热等;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指舌苔润滑。是有津液之象,热病苔滑,是里热未结;舌淡而苔白滑或灰滑,是阴寒凝滞,或痰湿内阻。《伤寒论·太阳病篇下》:“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书名。1卷。金·镏洪编(亦有题作金·刘完素著)。本书所论伤寒,实际以温热病为主,其理论依据及所用方药,大体上属于刘完素一派,后人将此本附刊于《河间六书》之后。
骨名。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又名肩髆、锨板子骨、琵琶骨。解剖学同名骨。为三角形扁骨,是上肢带骨之一。贴附于胸部的后外侧,其关节盂与肱骨头构成肩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