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清肠润燥

猜你喜欢

  • 金匮要略论注

    书名。24卷。清·徐彬撰于1671年。作者据《金匮要略》徐镕本的条文次序予以诠释,注文的特点浅显易晓,旨在发明原书蕴奥;注后或补以论述,故以“论注”为书名。书中发表个人见解较多,颇为后世医家所重。但在

  • 柯韵伯

    【介绍】:见柯琴条。

  • 胞弦

    解剖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眼弦。详该条。

  • 水丈葱

    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 胎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 汉防己汤

    即防己黄芪汤,见该条。

  • 舒筋三圣散

    见《张氏医通》卷十三。即舒筋散,见该条。

  • 俞募配穴法

    配穴法之一。指以背俞穴与募穴相配用以治疗本脏本腑有关疾病的方法。如胃病之取胃俞、中脘;肝病之取肝俞、期门等。详见表。俞募配穴表

  • 王惠源

    【介绍】:见王宏翰条。

  • 岐骨

    骨名。①左右第七肋软骨会合于胸骨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岐骨者,即两凫骨端相接之处,其下即鸠尾骨也。”②泛指骨骼连接成角之处。《伤科汇纂》:“岐骨者,凡骨之两叉者,皆曰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