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海菜

海菜

药材名称海菜

拼音Hǎi Cài

别名龙爪菜、水白菜、海花菜、海茄子、水青菜、水莴苣

出处海菜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谓:“海菜,生云南水中。长茎长叶,叶似车前叶而大,皆藏水内。抽葶作长苞,十数花同一苞。花开则出于水面,三瓣,色白;瓣中凹,视之如六,大如杯,多皱而薄;黄蕊素萼,照耀涟漪,花罢结尖角数角,弯翘如龙爪,故又名龙爪菜。”根据生境及《植物名实图考》附图,即为本种。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鳖科植物海菜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ttelia acuminata(Gagnep.)Dandy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海菜花,多年生沉水草本。茎短缩。叶基生;叶柄长短视水深浅而异,深水中叶柄长200-300cm,浅水中叶柄长4-20cm;叶形变化较大,线形、被针形、长椭圆形、卵形、狭卵形至心形,先端渐钝,基部心形,稍下延,全缘或有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异株;佛焰苞无翅,有2-6条棱,无刺或有刺,雄株佛焰苞含40-50朵雄花,雌株佛焰苞内含2-3朵雌花,花在水面上开放,花后连同佛苞沉入水底;雄花,萼片3,绿色,花瓣3,白色,基部黄色或橙色,雄蕊9-12;雌花的花萼、花瓣与雄花相似,花柱3,橙黄色,子房三棱形。果实三棱状纺锤形,长8cm。种子多数,无毛。花、果期5一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湖泊、池泽。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止咳;利水;消肿。主肺热咳嗽;淋证;小便不利;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0-30g。

各家论述《植物名实图考》:“水濒人摘其茎,煤食之。《蒙自县志》:茎头开花,无叶,长丈余,细如钗股。卷而束之,以鬻于市,曰海菜,可瀹而食。盖未见植根水底、漾叶波际也。《滇海虞衡志》以为其根即莼,则并不识莼。考《唐本草》有薢菜,叶似泽泻而小,形差相类。语即未详,图亦失真,不并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冲天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冲天果药材名称冲天果别名闹鱼藤、冲天子、毒鱼藤来源豆科冲天果Millettia ichthyoctona Drake,以根、叶、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辛,凉。有大毒。功能主

  • 鸡桑根

    药材名称鸡桑根拼音Jī Sānɡ Gēn别名小叶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鸡桑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us australis Poi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乘鲜时刮去栓皮,洗净

  • 秃鹫

    药材名称秃鹫拼音Tū Jiù英文名bald Vulture别名狗头鹫、座山雕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或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gypius monachus

  • 鸡爪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爪草药材名称鸡爪草拼音Jī Zhuǎ Cǎo来源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云南金莲花Trollius yunnanensis (Franch.)Ulbr.的全草。秋季采集,晒干。性味甘、

  • 草乌

    药材名称草乌拼音Cǎo Wū英文名RADIX ACONITI KUSNEZOFFII别名乌头、五毒根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的干燥块根。秋季

  • 薄荷素油

    药材名称薄荷素油拼音Bò He Sù Yóu英文名OLEUM MENTHAE DEMENTHOLATUM别名薄荷油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

  • 下果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果藤药材名称下果藤拼音Xià Guǒ Ténɡ别名亚泵礴来源为鼠李科嘴签属植物大苞嘴签Gouania leptostachya DC. var. tonkinensis Pita

  • 砗磲

    《中药大辞典》:砗磲药材名称砗磲拼音Chē Qú别名车渠(《海药本草》)出处《海药本草》来源为砗磲科动物鳞砗磲或其同属动物的贝壳。原形态贝壳巨大,重而坚厚。卵圆形,壳顶位于贝壳中央,壳顶前方

  • 樟木钻

    《全国中草药汇编》:樟木钻药材名称樟木钻别名野八角来源木兰科樟木钻Illicium dunnianum Tutcher,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祛风止痛。主治跌

  • 龙胆地丁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胆地丁药材名称龙胆地丁拼音Lóng Dǎn Dì Dīng别名蓝花草、紫花地丁[四川]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 Griseb 及鳞叶龙胆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