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济危上丹

济危上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济危上丹

药方名称济危上丹

处方太阴玄精、五灵脂(去沙石)、硫黄(老红色者)、乳香(研),各等分。

上味,慢火炒结成砂,研极细。

桑寄生(须要真者)、陈皮(去白净称)、阿胶(蛤粉炒)、卷柏(去根.生用),各等分。

上四味,修事了,焙干,为末。

上八味同研,用生地黄汁和捣一千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保庆集》第二十一论论产后所下过多,虚极生风者,盖皆缘妇人以荣血为主,因产,血下太多,气无所主,唇青肉冷汗出,目瞑神昏,命在须臾者,不可误用风药,急宜服此。

用法用量温酒或当归酒下二十圆,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产育宝庆集》卷上:济危上丹

药方名称济危上丹

处方乳香五灵脂硫黄(研)太阴玄精石(研)陈皮(去白)桑寄生阿胶(炙,捣)卷柏(生)等分

制法上药八味,分研细末,以后四味混匀,石器内微火上炒,勿令焦,再研极细,后入余药,用生地黄汁糊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调和阴阳,补养营血。治产后失血过多,气无所附,以致唇青肉冷,汗出粘凉,目瞑神昏,或痰鸣气喘,生命垂危。

用法用量每服20~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当归酒送下。

备注产后去血过多,阴不敛阳,真阳上浮;气无所附,气不能摄;血不养心,神失所养,故见上述诸证。治当调摄阴阳,补养营血。方中硫黄补火以壮元阳,玄精石补阴以养真精,阿胶补血养营,桑寄生补肾生精,卷柏以调营血,生地汁为丸,意在调阴阳济水火,使营血调和,呼吸如度,自可转危为安。

摘录产育宝庆集》卷上

猜你喜欢

  • 分珠散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分珠散药方名称分珠散处方槐花白芷地黄栀子荆芥甘草黄芩龙胆草赤芍药当归各30克功能主治主治血灌瞳人,恶血不散。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服。春加大黄,泻肝;夏加黄连,泻心;秋加桑白皮,泻肺

  • 银栀汤

    药方名称银栀汤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栀子10克,薄荷5克,牛蒡子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肃肺。主外感风热。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朱广华方

  • 柴独苍术汤

    药方名称柴独苍术汤处方柴胡独活苍术防风黄柏黄芩功能主治主湿热腰痛,内热烦躁,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左关沉数者。用法用量水煎服。热甚,加胆草。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莱菔酒

    药方名称莱菔酒处方莱菔不拘多少。制法上细锉。功能主治大衄不止。用法用量每用1合,用酒1盏,先煎100沸,次下莱菔再煎1-2沸,放温,滤去滓,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夺命煎

    药方名称夺命煎别名牛李膏、必胜膏、夺命膏、必圣膏处方牛李子(黑熟者)。制法上1味,用8月、9月内采,不计多少,沙盆内研,生绢绞其汁,银石器内慢火熬成煎,盛在瓷器内,勿令透风。功能主治小儿疮疹毒气出不快

  • 宣脑散

    药方名称宣脑散处方川楝1克 苦丁香20个 山栀子2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头痛。用法用量每用0.2克,搐于鼻中。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四

  • 沉香大丸

    药方名称沉香大丸处方沉香7.5克(细锉)木香川楝子肉(炒)茴香(炒)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青橘皮(去白)硇砂(研)雄黄(光明者,别研)各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每30克作10丸

  • 龟背丸

    《永类钤方7》卷二十一:龟背丸药方名称龟背丸别名龟胸丸(《婴童百问》卷五)。处方大黄0.9克(炒)天门冬(去心,焙)百合杏仁(去皮、尖,炒)木通桑白皮(蜜炙)甜葶苈(隔纸炒)朴消制枳壳等分制法上药为末

  • 含化玉液丸

    《太平圣惠方》卷四:含化玉液丸药方名称含化玉液丸处方寒水石30克(研)石膏30克(研如粉)葛根30克栝楼根30克乌梅肉15克(炒)麦门冬45克(去心,焙)赤茯苓30克 龙脑3克(研)制法上药捣罗为末,

  • 七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七圣散药方名称七圣散处方续断、独活、防风、杜仲、萆薢、牛膝(酒浸一宿)、甘草炮制上各修事净,焙干,半两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湿流注经络间,肢节缓纵不随,或脚膝疼痛,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