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泻心汤

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泻心汤

药方名称泻心汤

处方大黄当归、芍药、荆芥麻黄甘草,各一钱半。白术,三钱半。

功能主治火证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薄荷少许,煎至一钟,去滓,不拘时温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金匮要略》卷中:泻心汤

药方名称泻心汤

别名三黄泻心汤(《奇效良方》卷六十三)。

处方大黄10克黄连黄芩各5克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燥湿泄热。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便秘溲赤;三焦积热,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外证疮疡,心胸烦闷,大便秘绪;湿热黄疸,胸中烦热痞满,舌苔黄腻,脉数实者。

用法用量上药三味,以水800毫升,煮取250毫升,顿服之。

备注方中黄芩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大黄泻下焦火。三焦实火大便实者,诚为允当。由于三黄之性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故对湿热内蕴而发的黄疸,也能主治。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猜你喜欢

  • 滴虫汤

    药方名称滴虫汤处方金银花12g,连翘壳12g,赤茯苓12g,车前子12g,淡竹叶12g,生薏苡仁15g,怀牛膝9g,嫩苦参9g,黄柏6g,生栀子6g,生苍术4.5g,淡黄芩4.5g。功能主治清化湿热。

  • 瓜蒂汤

    药方名称瓜蒂汤处方瓜蒂1两,赤小豆49枚,丁香2-7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诸黄,身面四肢浮肿,有虫,鼻中息肉,阴黄、黄疸及暴急黄。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4合,澄清,分为两度,滴入两鼻中。摘录《外台》

  • 琥珀碧玉散

    《医宗金鉴》卷七十五:琥珀碧玉散药方名称琥珀碧玉散处方滑石180克甘草30克琥珀15克青黛2.4克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利水通窍,清热解毒。治疯犬咬伤,毒物血片堵塞茎中,以致小便涩滞若淋者。用法

  • 大黄酊

    药方名称大黄酊处方大黄粉200g。制法上药用60%乙醇适量浸渍24小时后、以每分钟3~5ml的速度渗漉,待滤液达750毫升时,停止渗漉,压榨药滓,压出液滤过,与滤液合并,加甘油100ml与适量的60%

  • 点眼还睛膏

    药方名称点眼还睛膏处方黄连(去须)1两,铅丹(水飞过)1两,黄柏(去粗皮)半两,桃仁(去皮尖双仁)7粒,杏仁(去皮尖双仁)7粒,龙脑(研)半钱,白沙蜜4两。制法上除龙脑、铅丹、蜜外,各为末,用井水2盏

  • 导黄汤

    药方名称导黄汤处方葛根6克 花粉6克 山栀4.5克连翘4.5克木通6克茵陈9克萆薢6克茯苓6克泽泻4.5克车前6克 苡仁30克(煎汤代水)功能主治主阳黄。胃火炽盛,湿热熏蒸,面目发黄,口燥而渴,小溲赤

  • 灰米膏

    药方名称灰米膏处方白川米、灰碱水。功能主治黑痣浮浅者。用法用量用成块火灰碱水调稠,将白川米插入灰内,留半米在外,片时许,候米熟,针挑损痣上,用米点痣上。可落矣。注意忌酱、醋。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夜光丸

    药方名称夜光丸别名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卷七)。处方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生地黄熟地黄新罗参(去芦)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各30克枸杞子(拣净)牛膝(酒浸,另捣)金钗石斛(酒浸,焙干,另捣

  • 肠红丸

    药方名称肠红丸处方黄连1两,百草霜1两,乌梅1两。制法先将乌梅蒸烂去核,加余药打和焙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痔疮,便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温开水送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

  • 人参泻心散

    药方名称人参泻心散处方人参6克干姜6克黄连4.5克黄芩4.5克枳实3克 生白芍6克功能主治治上焦湿热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滓再煮200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