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榆实

榆实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榆子榆荚仁榆钱。为榆科植物榆Ulmus pumila L.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微辛,平。健脾利湿安神杀虫。治带下,食欲不振,神经衰弱失眠,小儿疳热羸瘦。煎服:4.5~9克。果实每100克含蛋白质3.8克,脂肪1克,碳水化物8.5克,钙280毫克,磷100毫克,铁22毫克,维生素B10.05毫克,维生素B20.1毫克,尼克酸1.4毫克。

猜你喜欢

  • 黐(lǐ 离)头婆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 下极俞

    经外奇穴名。出《千金翼方》。位于后正中线,第三腰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腹痛,泄泻,腰痛;以及膀胱炎,肠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弹法

    ①刺法名。《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意是指在针刺前以手指弹动皮肤,使脉气满的方法。后世医家发展为,入针后,用手轻弹针柄,以促使得气的方法。《针经指南》:“弹者,凡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

  • 伏寒喉痈

    病名。多由寒邪内伏,郁于肺系,复感时邪而发。症见喉间红肿或带紫色,脉不浮数(《病源辞典》)。治宜温散寒邪。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 絮针

    古时纺纱织线之针。《灵枢·九针论》:“二曰员针,取法于絮针。”

  • 寒中

    ①类中风之一。又名中寒。由于暴中寒邪所致。《医宗必读·类中风》:“寒中,身体强直,口噤不语,四肢战掉,卒然眩晕,身无汗者,此寒毒所中也。”治宜温里散寒。用姜附汤或附子麻黄汤加减。重证先用苏合香丸以开其

  • 忧瘿

    病名。出《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指因忧思气结,情志不遂而致的瘿病。参见劳瘿条。

  • 郁厥

    厥证之一。即血厥,亦称郁冒。《类证治裁·厥症》:“郁厥亦血厥症。平居无疾,忽默默无知,目闭口噤,恶闻人声,移时方寤,由热升风动,郁冒而厥,妇人多有之。羚羊角散。”参见血厥条。

  • 七诊

    诊法。①指脉象言。《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七诊虽见,九候皆从者不死。”一候之中见七脉之一者,均为病脉。②切脉七法:静

  • 芋茎

    见《湖南药物志》。为芋梗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