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暴瘖

暴瘖

证名。亦称猝瘖。出《素问·气交变大论》。指突然失音或语音嘶哑。多因突然冒寒,或寒包热邪,或肺伤津枯所致。《张氏医通·瘖》:“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盖暴瘖总是寒包热邪,或本内热而后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并宜辛凉和解,稍兼辛温散之,消风散用姜汁调服,缓缓进之,或只一味生姜汁亦可,冷热嗽后失音尤宜。若咽破声嘶而痛,是火邪遏闭伤肺,昔人所谓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也。古法用清咽宁肺汤,今改用生脉散六味丸作汤。”本症可见于今之急性喉炎、痉挛性失音等。参见瘖条。

猜你喜欢

  • 饮食辨录

    见调疾饮食辨条。

  • 小夺命散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方。槐实、地丁、地肤子各等分,水煎服,或加蟾酥少许同服。治疔疮,及脑疽,恶毒。

  • 南五加皮

    见《科学的民间药草》。为五加皮之正品,详该条。

  • 八椎下

    经外奇穴名。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背正中线,当第八、九胸椎棘突之间。主治疟疾。微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目枯涩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 雌雄

    阴阳之代名词。《素问·著至教论》:“此皆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素问·方盛衰论》:“持雌失雄,弃阴附阳。”

  • 樟扣

    见《广西中药志》。为樟树子之别名,详该条。

  • 龚廷贤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子才,号云林,江西金谿人。出身于世医之家,父亲龚信曾任职于太医院。他年少时,先业儒,后随父学医,曾任太医院吏目。除继承家学外,更访贤请教,与名家研讨医术。编述较

  • 人参补胃汤

    《审视瑶函》卷二方。羌活、独活各六分,白芍药、生地黄、泽泻各三分,人参、茯苓、炙甘草、白术、黄芪、熟地黄(酒洗)、当归身各四分,柴胡、防风各五分。为粗末,水煎服。治伤寒愈后,余邪不散,上走空窍,眼目瘾

  • 温疫论补注

    见温疫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