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七。又称水毒病,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全生集》卷二。即脱疽。见该条。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香茅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
出《说文》。为苹果之别名,详该条。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语。后人简称为壮水制阳或滋水制火,滋阴抑火。是治求其属的治法,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肾主真水,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偏亢之象,症见头晕目眩,腰痠足软
系黄帝和岐伯的合称。参见岐黄、岐伯、黄帝等条。
《症因脉治》卷一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龙胆草、栀子、黄芩。水煎,加青黛,冲服。治肩背痛属木火刑金,左关脉数者。
指外眼角的联系组织。《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结于目眦为外维。”
即便血。《灵枢·百病始生篇》:“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详便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