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洋金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精医,治病不问贫富。
指气分的热邪炽盛。症见壮热不恶寒、面赤、心烦、大汗、大渴、舌苔黄干,脉洪大。
书名。简称《图经》。①宋·苏颂等编撰。一名《图经本草》。20卷,目录1卷。书成于1061年。本书搜集全国各郡县的草药图,参考各家学说整理而成。《本草纲目》评价此书“考证详明,颇有发挥。但图与说异,两不
即产后泄泻。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即火廓。详该条。
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病者胸腹胀闷,四肢厥冷,恶闻食臭,食入即呕,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名曰食呕。此由饮食伤脾,宿谷不化之所为也。”《证治要决》卷六:“食呕,多因七情而得,有外感邪气,并饮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庵摩勒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五色梅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