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断红丸

断红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断红丸

药方名称断红丸

处方侧柏叶(微炒黄)川续断(酒浸)鹿茸(燎去毛,醋煮)附子(炮,去皮、脐)黄耆(去芦)阿胶(锉,蛤粉炒成珠)当归(去芦,酒浸)各30克白矾(枯)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肠风、痔疾已久,脏腑虚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张氏医通》卷十四:断红丸

药方名称断红丸

处方侧柏叶(炒香)川续断(酒炒)各9克鹿茸1具(酥炙)

制法上三味,为细末。醋煮阿胶为丸。

功能主治主虚寒便下血,延久不止,面色淡暗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乌梅汤、人参汤、米饮汤任下。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断红丸

药方名称断红丸

处方大黄(煨过)3钱,桃仁3钱(去皮尖),当归半两,槟榔半两,皂角仁5钱,黄柏5钱,荆齐穗5钱,枳壳5钱,猬皮1两(炙),黄连1两,秦艽1两,槐角子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独在胃与大肠出。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如鲜血下甚者,加棕榈灰、莲房灰各5钱。

摘录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

《济生》卷八:断红丸

药方名称断红丸

别名剪红丸

处方侧柏叶1两(微炒黄),川续断1两(酒浸),鹿茸1两(燎去毛,酒煮),附子1两(炮,去皮脐),黄耆1两(去芦),阿胶1两(锉,蛤粉炒成珠子),当归1两(去芦,酒浸),白矾(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主肠虚,脏腑久虚而肠风痔疾,下血不止,或所下太多,面色萎黄,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剪红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摘录《济生》卷八

猜你喜欢

  • 四味香连丸

    药方名称四味香连丸处方黄连(炒)300克大黄(酒煨)120克木香60克槟榔30克制法上药为末,糊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痢疾初起,不问赤白。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每日二服。如下痢色黑者,重

  • 黄连煎

    《圣惠》卷三十二:黄连煎药方名称黄连煎处方黄连半两(去须),蕤仁半两(汤浸,去赤皮,研),杏仁49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研),黄柏半两(锉),腻粉2钱,青盐半两,龙脑1钱(细研)。制法上除龙脑外,并为

  • 茱连丸

    药方名称茱连丸处方土黄连(去须)吴茱萸各30克陈皮15克(去白)制法上药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夏月暴泻注下。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

  • 调经膏

    药方名称调经膏处方鲜益母草4两,党参2两,当归2两,香附(制)2两,丹参2两,熟地2两,白术2两,灵脂(炒)2两,生地2两,陈皮1两,青皮1两,乌药1两,柴胡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川芎1两,酒芍

  • 黄鳝小米粥

    药方名称黄鳝小米粥处方黄鳝1条 小米50~100克 细盐少许制法先将黄鳝去内脏,洗净细切,后加盐与小米同煮为粥。功能主治益气补虚。适用于气虚所致的子宫脱垂。用法用量空腹食。摘录《民间方》

  • 吹喉八宝丹

    《喉科紫珍集》卷下:吹喉八宝丹药方名称吹喉八宝丹处方大梅片5钱,月石2钱,辰砂1钱,人中白2钱(煅),石膏2钱,儿茶2钱,苏薄荷2钱,青黛1钱(用红者加西牛黄5分、琥珀5分,减青黛)。制法上为细末。功

  •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药方名称补心丹处方生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

  • 保生四物汤

    药方名称保生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芩、白术、人参、茯神、黄耆、甘草、紫菀、五味、桔梗、木通、香附、陈皮。功能主治养血安胎。主妊娠不语非病者。各家论述是方以四物、芩、术养血凉血,清热安胎;

  • 救枯丹

    药方名称救枯丹处方玄参3两,甘菊花1两,熟地1两,麦冬2两,芡实5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发热口渴,谵语,时而发厥。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用玄参以散其脾胃浮游之火,甘菊以消其胃中之邪,麦冬以滋其肺中之

  • 豆甘汤

    药方名称豆甘汤处方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炙黄)。功能主治因素伤湿热,毒气郁结,上攻巅项所致之大头瘟。其症憎寒壮热,项强体重,头面浮肿,目不能开,咽喉闭塞,舌干口燥,气促息喘,二便艰涩。用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