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承山

承山

经穴名。代号BL57。出《灵枢·卫气》。别名鱼腹、肉柱、伤山。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小腿后面,腓肠肌两肌腹交界处下端,当踝关节伸展时呈“人”字形凹陷处;或于委中直下8寸处取穴。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并有小隐静脉和深层的胫后动、静脉通过。主治小腿痛腰背痛霍乱转筋便秘痔疮脱肛;以及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瘫痪等。直刺1~2寸。艾炷灸3~5壮;或艾炷灸5~10分钟(图97)。

图97

猜你喜欢

  • 广温热论

    见广温疫论条。

  • 阴毒

    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种病证。《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其证类似后世所称之温疫、温毒发斑,以其面目青、身痛,故称“阴毒。”

  • 石关

    经穴名。代号:KI18。出《针灸甲乙经》。《太平圣惠方》作右关。别名石阙。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位于腹正中线脐上3寸,旁开0.5寸处(《类经图翼》)。另说在脐上2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

  • 收口法

    出《卫济宝书》卷下。即生肌法。见该条。

  • 心中寒证

    指心受寒邪所致的病症。《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心中寒之状,……恶寒,四肢厥,自吐,

  • 疮疹热

    病证名。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由发疹性疾患而引起的发热。其症以面燥腮赤,目胞亦赤,呵欠烦闷,乍寒乍热,咳嗽喷嚏,手足指冷,耳鼻尖冷为其特征。宜分麻疹、飘疹、风疹、斑疹、天泡疮等辨证论治。

  • 定斋居士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五痔方》1卷。

  • 定息

    一呼一吸合称一息,定息指一息既尽,换息未起之际,即两次呼吸之间的停顿间隙。《素问·平人气象论》:“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素问吴注》:“定息,定气而息,将复呼吸也。”

  • 香橘丸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五。即香连丸第四方。见香连丸条。

  • 汪西颢(hào 浩)

    【介绍】:清代医家。浙江钱塘人。编有《疟苑》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