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战慄

战慄

证名。指身体抖动并有怕冷感觉。多因暴感寒邪,或心火热甚,阳气被遏所致。可见于外感热病疟疾、暴受寒冷、饮酒、恐惧时。《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战慄,动摇,火之象也。阳动阴静,而水火相反,故厥逆禁固,屈伸不便,为病寒也。慄者寒冷也。或言寒战脾寒者,未明变化之道也。此由心火热甚,亢极而战,反兼水化制之,故寒慄也。然寒慄者,由火甚似水,实非兼有寒气也。故以大承气汤下之,多有燥粪下后,热退则战慄愈矣。或平人冒极寒而战慄者,由寒主闭藏,而阳气不能散越,则怫热内作故也。……或平人极恐而战慄者,由恐为肾志,其志过度,则劳伤本藏,故恐则伤肾,肾水衰则心火自甚,而为战慄也。又如酒苦性热,养于心火,故饮之过多,则心火热甚,而为战栗,俗谓之酒禁也。”《张氏医通·寒热门》:“若阳虚则但畏寒,阳郁则振寒、战慄,有火无火之分也。亦有暴感寒邪,恶寒脉伏而战慄者,麻黄汤发散之。”参见寒慄、振寒、寒战条。

猜你喜欢

  • 后曲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瞳子髎。见该条。

  • 跌扑胁痛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肝病源流》。多由跌扑损伤,污血凝滞胁肋所致。临床多见胁痛昼轻夜重,或肋下有块,午后发热,或兼见喘逆,疼痛部位固定,脉多涩。治宜活血行气,化瘀通络。如复元活血汤、膈下逐瘀汤等方

  • 妇人科

    医学分科之一,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的学科。明太医院设有十三科,妇人科为其中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参见十三科条。

  • 嫩芦梗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芦茎,详该条。

  • 朴硝

    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皮硝。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苦、咸,寒。入胃、大肠经。泻热,通便,软坚。①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入汤剂或开水溶化服,4.5~9克。②治小儿食积,外敷脐部;乳痈初起及哺乳

  • 石痈

    病名。出《肘后备急方》卷五。《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石痈者,亦是寒气客于肌肉,折于血气,结聚而成。其肿结确实至牢有根,核皮相亲,不甚热,微痛,热时自歇,此寒多热少,如石……”。宜内服升麻汤,外用生商

  • 育婴家秘

    见育婴秘诀条。

  • 目唇

    人体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眼弦,详该条。

  • 兔耳金边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金边兔耳,详该条。

  • 侧柏子

    见《日华子诸家本草》。即柏子仁,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