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惊风八候

惊风八候

惊风的八种证候。《古今医鉴》:“夫小儿有热,热盛生痰,痰盛生惊,惊盛发搐,搐盛则牙关紧急而八候生焉。搐、搦、掣、颤、反、引、窜、视是也。搐者两手伸缩,搦者十指开合,掣者势如相扑,颤者头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后,引者臂若开弓,窜者目直视怒,视者露睛不活,是谓八候也。”八候,无论急惊、慢惊都可出现,但不一定同时并见,发作时的急慢强弱,也不尽相同。

猜你喜欢

  • 叶劲秋

    【生卒】:1900~1955【介绍】:近代医家。字秋渔。浙江嘉善人。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曾任上海中国医学院教授,解放后任上海市卫生局中医编审委员。著有《中医基础学》、《伤寒论启秘》、《仲景学说之分

  • 喉球

    病名。又名口中肉毬。见《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外感六气,内伤七情而起,咽喉之内生肉球,如龙眼核大,有根如线五寸余长,吐球出方可饮食,以手轻捻,痛彻至心,服益气疏风汤,用真麝香二钱,作二次,水和服,或

  • 喉点疳

    病证名。出《育婴秘诀》。属走马牙疳之一。为疳毒蚀于喉头环状软骨部位,发生溃烂的症候。治法详牙疳条。

  • 假决明

    见《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望江南之别名,详该条。

  • 初生脚气

    病证名。小儿新生即见全身水肿,尿量减少,体温低下,吮乳无力,反复呕吐,肢体柔软,终日睡眠,啼声低弱,或生后尚啼,次日起即不啼,此一系列症状,必与母亲脚气同时出现。一般只须改变乳食,如换以牛奶、蛋黄、豆

  • 胎鸣

    病名。《明易妇产诸证医方》:“胎鸣即子啼也。”详子啼条。

  • 经来如鱼脑髓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如鱼脑髓,双脚疼痛,不能举动,乃下元虚冷更兼风邪所致。当行气行血。宜服苏风止痛汤(天麻、僵蚕、紫金皮、乌药、牛膝、独活、川芎、当归、乳香、南藤、补骨脂、生姜、葱白),酒

  • 上牙床

    上列齿的牙床。详牙床条。

  • 沙虱毒

    古病名。指沙虱虫毒侵入所致的疾患。《肘后方·治卒中沙虱毒方》:“山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着人身,及阴天雨行草中亦着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

  • 龙虎交困

    指“目有眵泪,赤肿而昏”(佚名《眼科秘旨》)的证候。可见于风火眼,天行赤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