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盛寅条。
【生卒】:约1727~1787【介绍】:清代喉科名医。字纪元,号梅涧。歙县(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其家从先祖起知医者,代不乏人。其父郑于丰(字绥年,号认斋)在外经商时,遇福建人黄明生,精于喉科,经几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白豆蔻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苦楝皮,详该条。
病名。又称胃泻。出《难经·五十七难》。《儒门事亲》:“胃泄者,饮食不化,完谷出,色黄。风乘胃也,宜辛剂之类。”《宣明论方·濡泄证》:“胃泄如随气而下利,豆蔻散主之。”如因肠胃积滞未去,可用通下。《素问
病证名。小儿感受风邪而致的四肢运动障碍。《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夫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则缓纵不随也。”见于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治宜疏风
见《闽东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腋窝及手足心、鼠蹊部、阴囊等处汗湿之症。《古今医统》卷七十五:“两腋下并手足心、阴股及囊常如汗湿污衣,名曰腋漏。”用六物汤(干枸杞根、干蔷薇根、生甘草、胡粉、商陆根、滑石)研末,醋调外涂。
同额。详该条。
证名。指小腹胀满。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亦称小腹满。详小腹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