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普思
【介绍】:
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10卷,已佚。
【介绍】:
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著有《脉经》10卷,已佚。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胆南星、黄连各一两,牛黄二钱,当归身、甘草、朱砂各半两。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临卧唾津咽下。治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斜,手足痿软。
七方之一。方剂之大者。对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的可使用大方。《儒门事亲》卷一:“夫大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祁门人。世业医,诊病重视切脉。
①人体部位名。在下唇中央部下方凹陷处。盖口中有水浆外溢多流经此处,故名。②经穴名。代号RN24。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天池、悬浆、垂浆。属任脉。手、足阳明,督脉,任脉之会。位于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布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强间,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二十七。即脚发。见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柿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能远怯近症。详该条。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