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干葛防风汤

干葛防风汤

症因脉治》卷一: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治外感齿痛,属阳明风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症因脉治》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石膏知母

功能主治外感牙衄,右脉浮数,身热无汗,有表邪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柴胡紫苏、广皮。

功能主治感寒劳伤,恶寒发热,咳嗽气逆,胁肋刺痛,无汗身热,或朝凉暮热,脉右关浮紧,属气分感寒者。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石膏知母甘草防风

功能主治外感眩晕,头痛额痛,骨节烦痛,身热多汗,上气喘逆,躁扰时眩。

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症因脉治》卷三: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羌活川芎枳壳甘草

功能主治外感筋挛,恶寒身痛,手足拘挛,不能转侧,右脉浮紧,属寒淫伤于阳明者;及外感风入阳明,泄泻,大肠脉弦。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伤寒大白》卷二:干葛防风汤

药方名称干葛防风汤

处方干葛、防风荆芥甘草

功能主治表邪火郁,阳明身痒,如虫行皮中。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猜你喜欢

  • 独附煎

    药方名称独附煎别名独附散处方附子1支(切成片)。功能主治腑寒咽闭,六脉微弱;喉痹。用法用量独附散(《普济方》卷六十一)。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 养真汤

    药方名称养真汤处方当归(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益母草香附(酒、醋、米泔、童便同浸炒)熟地黄(姜汁炒)山茱萸(去核)白茯苓(去皮)栀子(炒)小茴(酒炒)陈皮各等分功能主治通经消块。治妇人经闭不通,脐下有

  • 桔梗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桔梗散药方名称桔梗散处方桔梗30克(去芦头)知母30克柴胡30克(去苗)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人参30克(去芦头)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襕)郁李仁

  • 清咽宁肺汤

    药方名称清咽宁肺汤处方桔梗6克 山栀(炒)黄芩桑皮甘草前胡知母贝母各3克功能主治治咳嗽,咽痛。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食后服。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二引《医学统旨》

  • 加味化斑汤

    《万氏女科》卷二:加味化斑汤药方名称加味化斑汤处方人参1钱,知母1钱,石膏2钱,甘草1钱,黄芩1钱,栀仁1钱,生地1钱,淡竹叶3片,豆豉半合。功能主治妊娠伤寒,热病不解,遍身发斑,赤如锦文者。用法用量

  • 紫桂丸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紫桂丸药方名称紫桂丸处方桂心22克木香15克当归22克(锉碎,微炒)芎藭22克人参22克(去芦头)熟干地黄30克白术22克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白茯苓30克牛膝30克(去苗

  • 二矾汤

    药方名称二矾汤别名二矾散《医宗金鉴》卷六十处方白矾皂矾各120克 孩儿茶15克 柏叶250功能主治主鹅掌风,皮肤枯厚,破裂作痛,症候较重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205升,煎数滚候用。先以桐油搽抹患处,再用

  • 大腹子散

    药方名称大腹子散处方大腹子1两,木香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芎?半两,瞿麦半两,柴胡1两(去苗)。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后,真气尚虚,因合阴阳,致小腹拘急,便溺涩痛。用法用量每服4钱,用水1中盏

  • 大香连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大香连丸药方名称大香连丸处方黄连(去芦、须)600克(用吴茱萸300克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146克制法上药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清肠燥湿,行气

  • 金镞散

    药方名称金镞散处方白附子(炮,取心)半两,木香半两,地龙3分,肉豆蔻半两(去皮),干蝎30个,肉桂(取心)半两,黄连(取净)2两,大黄半两(生),桔梗半两,吴茱萸半两(麸炒),芍药半两,川芎半两(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