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山萝花

山萝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萝花

药材名称山萝花

来源玄参山萝花Melampyrum roseum Maxim.,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浙江、江苏、云南及甘肃以东南北各地。

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疮毒。用量0.5~1两。

根:泡茶,有清凉之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山萝花

药材名称山萝花

拼音Shān Luó Huā

英文名root of Rose Cowwheat

别名球锈草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山罗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lampyrum roseum Maxim[M.henryanum(Beauv.)Soc]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鲜用或晾干。

原形态山萝花,一年生直立草本,高15-80cm。全株疏被鳞片状短毛。茎多分枝,四棱形,有时茎上有两列多细胞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圆钝或楔形,长2-8cm,宽0.8-3cm。总状花序顶生;苞片绿色,仅基部具尖齿至整个边缘具刺毛状长齿,先端急尖至长渐尖;花萼钟状,长约4mm,常被糙毛,萼齿三角形至钻状三角形,具短睫毛;花冠红色或紫红色,长1.2-2cm,筒部长为檐部的2倍,上唇风帽状,2齿裂,裂片翻卷,边缘密生须毛,下唇3齿裂;药室长而尾尖。蒴果卵状渐法,长8-10mm,直或先端稍向前偏,被鳞片状毛。种子黑色,2-4颗,长约3mm。花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林、灌丛和高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东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玉叶金花甙酸甲酯(mussaenosid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精热解毒。主痈疮 肿毒;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15-30g;或根适量,泡茶。外用:鲜品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于痈肿疮毒。根:泡茶,有清凉的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岗柃

    药材名称岗柃别名米碎木、蚂蚁木来源山茶科岗柃Eurya groffii Merr.,以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豁痰镇咳,消肿止痛。主治肺结核,咳嗽。外

  • 苦蘵果实

    《中药大辞典》:苦蘵果实药材名称苦蘵果实拼音Kǔ Zhī Guǒ Shí出处《江西民间草药》来源为茄科植物苦蘵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性味《扛西民间草药验方》:"性平,味酸,无

  • 水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莎草药材名称水莎草拼音Shuǐ Suō Cǎo别名三棱草来源莎草科藨草属植物扁秆荆三棱Scirpus planiculmis Fr. Schmidt,以块茎入药。8月采,洗净晒干

  • 樱桃枝

    《中药大辞典》:樱桃枝药材名称樱桃枝拼音Yīnɡ Táo Zhī别名樱桃梗(《滇南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枝条。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樱桃"条。功能主治《

  • 白果树皮

    药材名称白果树皮拼音Bái Guǒ Shù Pí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树皮。化学成分含鞣质。内皮含莽草酸。木质部分含纤维素41%,半纤维素26%,木质

  • 鱼蓼

    药材名称鱼蓼拼音Yú Liǎo别名蓼草、大马蓼、水辣蓼、、水蓼、旱辣蓼、辣蓼、蛤蟆腿、节蓼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酸模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

  • 滇高良姜

    药材名称滇高良姜拼音Diān Gāo Liánɡ Jiānɡ别名良姜出处滇高良姜始载于《滇南本草》,名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芳草类载:“高良姜,滇生者,叶润根肥,破茎生葶,先作红苞,火焰炫目;

  • 光石韦

    《中药大辞典》:光石韦药材名称光石韦拼音Guānɡ Shí Wéi别名牛皮风尾草、大石韦、石莲姜、岩莲鸡尾(《四川常用中草药》),大鱼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出处《四川常用中草

  • 地锦草

    《中国药典》:地锦草药材名称地锦草拼音Dì Jǐn Cǎo英文名HERBA EUPHORBIAE HUMIFUSAE别名奶浆草、铺地锦、铺地红、血见愁、卧蛋草、雀儿卧蛋、小虫儿卧蛋来源本品为

  • 咸秋石

    :咸秋石药材名称咸秋石来源用食盐与泉水煎熬而成。性味咸,寒。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中华本草》:咸秋石药材名称咸秋石拼音Xián Qiū Sh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