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因脉治》卷三方。栀子、柴胡、黄芩、竹茹、知母、甘草。水煎服。治少旧余热未尽而致的不得卧。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前臂尺、桡骨骨折。详见臂骨伤条。
出《肘后备急方》卷五。即阴痛。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成块如葱白色,或如死猪血黑色,头昏目暗,口唇麻木,此虚冷也,药忌寒凉,急服内补当归丸(方见经来成块条)。”
《疡科选粹》卷七方。黄连、黄柏各三两,赤小豆、绿豆粉各一两,紫草、寒水石、漏芦各七钱。为末,香油调搽患处,日三次。治热疮遍发,脓血赤烂;及火丹,或如火烧。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浮翳内障。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门法律·黄瘅门》。即阴疸。详该条。
见幼幼近编条。
见《卫生易简方》。即葛蔓,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