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行发热。详该条。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见《陕西中草药》。为缬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表虚症状和里实症状同时存在。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多由卫气不足,外邪传里,胃肠积滞,痰瘀停留所致。详见表虚证、里实证条。
书名。1卷。清·徐子默手定。刊于1860年。本书论述吊脚痧的病机、脉舌、辨证、用药、治疗、预防等多方面内容。辨析此病与霍乱之异同,并提出温经通阳为治疗大法。
气淋的别称。《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气淋者……亦曰气癃。”详气淋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九里香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坎为神膏,络通膀胱之腑,脏属于肾……,肾与膀胱相为表里,主陶冶情气,气布出溺,情翕构精,曰宣化廓。”因膀胱与肾具有排尿功能,肾且
见《云南中草药》。为紫金龙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人,生平不详。著《胎产经验方》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