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霉疮秘录》卷上。即杨梅疮。见该条。
【介绍】:参见邵三山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香椿子之别名,详该条。
简称红星舌。纯红舌中满布深红色红星点。为脏腑血分热毒炽盛之候。若症见壮热大渴、烦躁不眠、大便秘、小便涩等,宜急投清热凉血解毒之剂(见《伤寒舌鉴》)。
古代治疗疔疮的一种方法。见《疡科准绳》卷二。在铁桶内放置烧红的鹅卵石,将醋泼在石上,再使患处覆桶上,四周以衣被盖护,勿令泄气,以患处出汗为度。
见《生草药性备要》。即益母草,详该条。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指黑睛所生条状白翳细如丝缕。参见翳条。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七方。栀子、黄连、石膏、荆芥、紫花地丁、炒枳壳、桔梗、玄参、生地黄、炒牛蒡子、大黄、赤芍药、甘草、薄荷、木通、灯心、竹叶。水煎服。治胸前出痘,攒聚粘连。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伤科补要》卷二。详颊车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