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青盐

大青盐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青盐

药材名称大青盐

拼音Dà Qīnɡ Yán

别名青盐、石盐、戎盐

来源为一种结晶性石盐。全年可采,自盐湖中取出,晒干。

原形态呈方块形和不规则的多棱形,直径约0.5~2厘米。青白色至暗白色或略带黄色,半透明,多数颗粒有一至数个小孔洞。质硬,可溶于水。微臭,味咸。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凉血,明目。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外治目赤肿痛,牙痛。

用法用量3~5分。外用适量,研末搽牙或化水漱口洗目。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大青盐

药材名称大青盐

拼音Dà Qīnɡ Yán

别名戎盐、胡盐、秃登盐、阴土盐、寒盐、冰石、羌盐、青盐、岩盐

出处1.大青盐原名戎盐,《五十二病方》中已供药用。

2.《本经》列为下品。

3.《别录》曰:“戎盐,一名胡盐,生胡盐山,及西羌北地、酒泉、福禄城东南角。北海青、南海赤。十月采。”4.《本草经集注》曰:“今戎盐虏中甚有,从凉州来,芮芮河南使及北部胡客从敦煌来亦得之,自是稀少尔。其形作块片,或如鸡鸭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咸,口尝气臭正如毈鸡子臭者言真。”5.《纲目》曰:“按《凉州异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氯化物类石盐族矿物石盐的结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lite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一般多在6-8月进行,自盐湖中取出,晒干。

原形态晶体结构属等轴晶系。晶体多为立方体,集合体成疏松或致密的晶粒状和块状,常因立方体的晶棱方向生长快而晶面下凹呈漏斗状。无色透明或呈灰色(染色质为泥质油点)、黄色(染有氢氧化铁)、红色(染有无水氧化铁)、褐色或黑色(染有有机质)等,或有蓝色斑点。条痕为白色。具玻璃光泽,因潮解光泽变暗或呈油质状。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2-2.5。相对密度2.1-2.2(实测值为2.152)。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形成于干涸含盐盆地和现代盐湖中,为盐湖中化学沉积而成,还包括不同地质时代沉积层中的崖(岩)盐,且多为原生盐。因常有混入物而不同于光明盐和人工炼制的食盐

资源分布:主产于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其他省区亦有产出。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单晶体呈立方体状,多棱,常连结在一起,呈不规则块状。一般粒径0.2-2.0CM。大颗粒者可见漏斗状生长遗迹,呈不规则凹窝形状。青白色或暗白色,半透明;脂肪样光泽,有的可见分布不均匀的蓝色斑点。质硬脆,易砸碎,断面洁净,玻璃样光泽。气微,味咸。(彩照26) 以颗粒大、有空洞、立方形、色暗白、洁净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无色透明,多呈方形或不规则形;突起和糙面几乎见不到(因折射率N=1.5443,同树胶相近)。正交偏光间全消光;干涉色均质性;有时因应力影响可有微弱的干涉色。

化学成分主要为氯化钠(NaCl)。此外还夹杂有氯化钾(KCl),氯化镁(MgCl2),氯化钙(CaCl2),硫酸镁(MgSO4),硫酸钙(CaSO4)和铁(Fe)等,其所含杂质多半是机械混入物。

鉴别(1)取本品约0.1g,加水2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硝酸使成酸性后,滴加硝酸银试液,即生成白色凝乳状沉淀。分离,沉淀加氨试液即溶解,再加硝酸,沉淀复生成。(检查氯化物)(2)取铂丝,用盐酸湿润后,蘸取本品粉末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火焰即显鲜黄色。(检查钠盐)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潮,防尘。

性味咸;寒;无毒

归经心;肾;肝;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泻热;凉血;明目;润燥。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目赤肿痛;风眼烂弦;牙痛;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9-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揩牙;或水化漱口、洗目。

注意水肿禁服。

1.《品汇精要》:“性冷不宜多服。”2.《得配本草》:“呕吐者禁用。”

复方1.治远年风赤眼肿痛 青盐、硇砂、石胆各一分。上药用醋浆水一小盏,于瓷器中浸,日中浸之,候其药着于瓷器四畔,干刮取如粟大,夜卧时着两眦,不过三四度。(《圣惠方》)2.治风眼烂弦戎盐化水点之。(《普济方》)3.治肾脏虚冷,肝膈浮热上冲,两目生翳,黑花久不愈 青盐一两(明净者生研),苍术一两(米泔浸),木贼一两(小便浸)。上为细末,空心熟水调下一钱,如大不见物者不过十服,小可只二三服。(《古今医统》青盐煎)4.治风热牙痛 青盐一斤,槐枝半斤。小四碗,煎汁二碗,煮盐至干,炒研,日用揩牙。(《唐瑶经验方》)5.治肾虚齿痛戎盐一分,地骨皮一两,细辛半两,生地黄(切,焙)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煎十余沸,去滓热煠,日三。(《圣济总录戎盐汤)6.治咽喉疼痛,水谷不下 青盐、白矾硇砂各等分。上为末,吹患处,有痰吐出立效。(《口齿类要》破棺丹)7.治舌肿满口 青盐放铁器上烧红为末,掺之立效。(《奇验喉证明辨》)8.治浸淫疮戎盐二分,大黄四分,(艹闾)茹一分。上三味捣散,以酒和敷疮上,日三。(《古今录验方》戎盐散)9.治痔疮漏疮白矾四两,青盐四两,为末,猪尿脬一个,盛之,阴干。每服五钱,空心温水下。(《赵氏经验方》)10.治腰疼痛,下脓水 石盐(一方作食盐)、干姜杏仁(去尖)、酱瓣各等分。上为末,以锦裹,导之六七过,下脓水,腰下疼痛瘥止(一方无酱瓣)。(《普济方》)11.治小便不利茯苓半斤,白术二两,戎盐弹丸大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再服。(《金匮要略茯苓戎盐汤)12.治遗尿戎盐三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蒲黄一两,白矾三分(烧令汁尽),龙骨一两,鹿角胶二两(捣碎,炒令黄燥)。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煎枣汤调下二钱。(《圣惠方》戎盐散)13.治干霍乱 炒盐一钱,并河水各半盏,调饮,效。(《良方集腋》)14.治小儿赤痢 青盐捣汁,每服半盏。(《丹溪治法心要》)15.治中砒毒,烦燥,心腹疼痛,头旋,欲吐不吐,面青黑,四肢冷 青盐一握,细研,以井花水调下一碗灌之。(《古今医统》)。

各家论述1.李当之《药录》:“戎盐味苦,臭。是海潮水浇山石,经久盐凝着石。取之北海者青,南海者紫赤。”2.陶弘景:”虏中盐乃有九种:白盐、食盐,常食者;黑盐,治腹胀气满;胡盐,治耳聋目痛;柔盐,治马脊疮;又有赤盐、驳盐、臭盐、马齿盐四种,并不入食。马齿即大盐,黑盐疑是卤咸,柔盐疑是戎盐,而此戎盐又名胡盐,兼治眼痛二三相乱。”3.《新修本草》:“戎盐即胡盐,沙州名为秃登盐,廓州名为阴土盐,生河岸山坂之阴土石间,块大小不常,坚白似石,烧之不鸣灹尔。”4.《本草拾遗》:“生海西南雷、罗诸州山谷。似芒消末细。入口极冷。”5.《本草图经》:“医家治眼及补下药多用青盐,疑此即戎盐也。而《本经》云:北海青,南海赤:今青盐从西羌来者,形块方棱,明莹而青黑色,最奇。北胡来者,作大块而不光莹,又多孔窍,若蜂窠状,色亦浅于西盐,彼人谓之盐枕,入药差劣。北胡又有一种盐,作片屑,如碎白石,彼人亦谓之青盐,缄封于匣中,与盐枕并作礼贽,不知是何色类?”6.《本草衍义》:“戎盐成垛,裁之如枕,细白,味甘、咸。”7.《纲目》:“本草戎盐云,北海青,南海赤。而诸注乃用白盐,似与本文不合。”按《凉州异物志》云:姜赖之墟,今称龙城。刚卤千里,蒺藜之形。其下有盐,累棋而生。出于胡国,故名戎盐。赞云:盐山二岳,二色为质。赤者如丹,黑者如漆。小大从意,镂之为物。作兽辟恶,佩之为吉。或称戎盐,可以疗疾。此说与本草本文相合,亦惟赤、黑二色,不言白者。盖白者乃光明盐,而青盐、赤盐则戎盐也。故《西凉记》云:青盐池出盐,正方半寸,其形如石,甚甜美。《真腊记》云:山间有石,味胜于盐,可琢为器。《梁杰公传》言,交河之间,掘碛下数尺,有紫盐,如红如紫,色鲜而甘,其下丈许,有瑿珀。《北户录》亦言,张掖池中出桃花盐,色如桃花,随月盈缩。今宁夏近凉州地,盐井所出青盐,四方皎洁如石,山丹卫即张掖地,有池产红盐,红色。此二盐,即戎盐之青、赤二色者。医方但用青盐,而不用红盐,不知二盐皆名戎盐也,所谓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张果《玉洞要诀》云:赤戎盐出西戎,禀自然水土之气,结而成质。其地水土之气黄赤,故盐亦随土气而生。味淡于石盐,力能伏阳精。但于火中烧汁红赤,凝定色转益者,即真也。亦名绛盐。《抱朴子》书有作赤盐法。又岭南一种红盐,乃染成者,皆非真红盐也,又《丹房镜源》云:蛮盐可伏雌雄,作金用红盐为上。(《本草求原》)论大青盐与温补药的配伍作用:1.刘若金:“沉香磁石丸治上盛下虚,眩晕,耳鸣,耳聋用大温补以归肾。又如二至丸治老人肾气虚损腰痛,不可屈伸亦大用温补以实肾气,二症皆用戎盐入于温补中,藉元阴之气和阳而归阴也。”(《本草述》)2.蒋溶:“方书温补药亦用之、盖藉元阴之气和阳而归阴,故治白淫,遗精。淋沥。由于肾虚均入此味,所以和阴使为阳守也。至阳根于至阴,不求元阴之本,焉能补肾气乎?”(《萃金裘本草述录》)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蟾蜍

    《中药大辞典》:蟾蜍药材名称蟾蜍拼音Chán Chú别名苦蠪(《别录》),蟾(《药性论》),虾蟆(《本草衍义》),蚵蚾(《全婴方论》),癞虾蟆、石蚌(《本草蒙筌》),癞格宝(《贵州

  • 细叶大戟

    《中药大辞典》:细叶大戟药材名称细叶大戟拼音Xì Yè Dà Jǐ别名打碗科、猫眼草(《中国药植图鉴》)。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细叶大戟的全草。6~8月采收

  • 椋子木

    《中药大辞典》:椋子木药材名称椋子木拼音Liánɡ Zǐ M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椋子木的心材。原形态椋子木,又名:椋、梾(《尔雅》),松杨、凉木(《本草拾遗》),冬青

  • 小花五味子藤

    药材名称小花五味子藤拼音Xiǎo Huā Wǔ Wèi Zǐ Ténɡ别名香石藤、大伸筋、铁骨散、小密细藤、接筋藤、黄袍小血藤、满山香[云南]来源为木篮科北五味子属植物小花五味子Schisandra

  • 四棱杆

    药材名称四棱杆拼音Sì Lénɡ Gǎn别名香茶菜、山苏子、猛一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香茶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Plect

  • 榼藤

    《中药大辞典》:榼藤药材名称榼藤拼音Kē Ténɡ别名过山枫、大血藤、过山龙、过江龙、扭骨风(《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榼藤的茎藤。原形态榼藤(《南方草木状》)常

  • 香茅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茅药材名称香茅拼音Xiānɡ Máo别名柠檬茅、香巴茅、风茅来源禾本科香茅属植物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 (DC.)Stapf,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密花美登木

    药材名称密花美登木拼音Mì Huā Měi Dēnɡ Mù英文名Crown-flowered Mayten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密花美登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

  • 胡萝卜叶

    药材名称胡萝卜叶拼音Hú Luó Bo Yè英文名Daucus carota L.var. sati-ua Hoffm.别名胡萝卜英、胡萝卜缨子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基生叶。拉丁植物动物矿

  • 硬叶女娄菜

    《中药大辞典》:硬叶女娄菜药材名称硬叶女娄菜拼音Yìnɡ Yè Nǚ Lóu Cài别名大叶金石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女娄菜(《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