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材>大叶凤尾

大叶凤尾

药材名称大叶凤尾

拼音Dà Yè Fènɡ Wěi

别名双凤尾、金鸡尾(《西藏常用中草药》),凤尾草、大叶井口边草、狼牙草(《陕西草药》),井口边草井边草(《云南中草药选》),杂玛冬罗玛切瓦(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风尾蕨全草。全年可采。鲜用或洗净、切段、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状茎直立,有条状披针形肉褐色鳞片。叶2型,丛生,叶柄禾秆色,光滑;能育叶卵圆形,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1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片通常分叉,有时基部1对还有1~2片分离的小羽片;羽片或小羽片长15~25厘米,宽6~8毫米,条状披针形,顶部有锐锯齿;不育叶同型,但羽片或小羽片宽1~1.5厘米,边缘有锐尖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羽片顶部以下的叶缘连续分布,囊群盖狭条形,灰色,膜质。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阴湿处或石灰岩缝中。分布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及陕西、西藏等地。

性味甘,凉。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性平,味甘。"

②《陕西草药》:"味咸,性寒,有小毒。"

③《云南中草药选》:"淡,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解毒。治黄疸型肝炎,泻痢,水肿,淋浊,月经不调,喉蛾,汤火伤。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除湿,止血生肌。治咳嗽,淋浊,痢疾,水火烫伤。"

②《陕西草药》:"驱风镇静,调经活血,解毒消肿,止痢通淋。治口眼歪斜,蛇犬咬伤,热淋,泻痢,胸腹胀痛,月经不调,干血痨。"

③《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利尿,除湿,止痢。治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扁桃腺炎,痢疾,泌尿系感染,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毒蛇及狂犬咬伤肿痛:新鲜凤尾草捣成泥膏,敷贴伤处。(《陕西草药》)

②治口眼歪斜:凤尾草三钱。水煎服。(《西藏常用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叶罗汉松

    药材名称小叶罗汉松别名短叶土杉、小叶土杉来源罗汉松科小叶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 (Thunb.) D. Don var. maki (Sieb. et Zucc.) En

  • 银边翠

    药材名称银边翠拼音Yín Biān Cuì英文名Snow-On-The-Mountain别名高山积雪。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银边翠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pho

  • 木槿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木槿花药材名称木槿花拼音Mù Jǐn Huā别名篱障花、清明篱、白饭花、鸡肉花、猪油花、朝开暮落花来源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花。

  • 旱莲花

    《中药大辞典》:旱莲花药材名称旱莲花拼音Hàn Lián Huā别名金莲花(《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旱金莲科植物旱金莲的全草。秋、冬采全草。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攀

  • 紫油木

    药材名称紫油木拼音Zǐ Yóu Mù别名青香木、梅江来源漆树科紫油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 Poiss.,以嫩叶尖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微苦、涩,凉

  • 白毛夏枯草

    《中药大辞典》:白毛夏枯草药材名称白毛夏枯草拼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别名金疮小草(《本草拾遗》),雪里青、土犀角(《纲目拾遗》),见血青、白头翁、筋骨草、

  • 朱砂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根药材名称朱砂根拼音Zhū Shā Gēn别名大罗伞、大凉伞、珍珠伞、凉伞遮珍珠、高脚金鸡、凤凰肠、豹子眼睛果、铁凉伞、开喉箭、山豆根[湖南、福建、云南]来源为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 鼹鼠

    《全国中草药汇编》:鼹鼠药材名称鼹鼠拼音Yǎn Shǔ别名缺齿鼹来源食虫目鼹鼠科缺齿鼹Mogera robusta Nehring,以全体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功能主治解毒,理气。主治疔肿,痔疮,淋病,

  • 驴耳风毛菊

    药材名称驴耳风毛菊拼音Lǘ ěr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all-grass of Meadow Saussurea别名狗舌头、驴耳朵、风毛菊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草

  • 大石韦

    药材名称大石韦拼音Dà Shí Wéi别名篦梳剑(《泉州本草》)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矩圆线蕨的全草。全年可采。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横走,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