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吞酸

吞酸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脾胃病诸候》。又称咽酸。《医林绳墨·吞酸吐酸》:“吞酸者,胃口酸水攻激于上,以致咽嗌之间,不及吐出而咽下,酸味刺心,有若吞酸之状也。”《寿世保元·吞酸》:“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证治汇补·吞酸章》:“吞酸为中气不舒,痰涎郁滞,须先用开发疏畅之品。”治同吐酸,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赵濂

    【介绍】:清代医学家。字竹泉。江苏丹徒人。业医数十年,名重于时。同邑李培松设药局于扬州,濂应邀而往,活人甚多。汇辑有《医门补要》三卷(1897年),于外科手术、针灸宜忌、杂症验方、用药心得、制药方法等

  • 痟渴

    病名。痟通“消”。见《世医得效方》卷六。即消渴,详该条。

  • 四淫

    病名。足部肿疡之一。出《刘涓子鬼遗方》卷四。由气血亏损,湿毒下注而成。其症趾缝间肿痒流水,足底发热。如红肿热痛,溃破流脓者,属湿热偏盛;色白漫肿,痛不溃脓者,为阴寒凝结。湿热盛者宜宣通壅滞,内服仙方活

  • 叶文龄

    【介绍】:明代医家。字德徵,号石峰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年轻时学儒后改学医,参加官试,屡次优良,先在太医院任吏目,1534年升为御医,1540年再升为院判,后来因母亲年老而辞职。著有《医学统旨》。

  • 紫霜丸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即紫丸,见该条。

  • 打马过天河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打马过天门。操作方法有六种。①用右大指面运儿内劳宫,再将四指屈起,使其指尖向上,以右大指自总经弹至天河(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用食、中、无名指由儿上马

  • 干癣

    病名。生于皮肤的一种慢性顽固性疾患。《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干癣但有匡郭,皮枯索痒,搔之白屑出是也。”为风湿毒邪客于肌肤而成。患处皮损境界清楚、肥厚、干燥、裂口、瘙痒、搔之则有白屑脱落。治疗外搽黄连

  • 丙辛化水

    运气术语。指凡逢丙辛为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 胃痈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即胃脘痈。见该条。

  • 出《串雅内编》。截,绝的意思。即控制疾病发作。例如用常山、草果等截疟,用白金丸治痫症,外治的点痣药等。